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本期專題

歌仔戲x斲琴 藝以人揚──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授證特展

No. 292113/08/25

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藝以人揚—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特展,將於113年9月7日至9月29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間展開,本年度授證之無形文化資產藝師共有兩位,分別為紅遍臺灣大街小巷的歌仔戲小生楊麗花(原名林麗花)藝師,以及曾修復故宮館藏古琴的斲琴職人林立正藝師。本次特展期間,將以最精華的方式呈現「歌仔戲」、「斲琴」兩項技藝,以及兩位藝師的巨匠之路;除展覽外,也有教育推廣活動作為延伸,使民眾能夠更完整體會「歌仔戲」與「斲琴」的魅力。

歌仔戲:源於本土,壯碩於臺灣的傳統藝術,以及俊俏小生—楊麗花

123

左/楊麗花老照片,圖片提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右/楊麗花演出定裝照,圖片提供:麗生百合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歌仔戲在臺灣的發展,於不同時期亦衍生出多元的表演類型,歷經落地掃、內台、廣播、唱片、電視與外台歌仔戲等數種型式。

作為臺灣歌仔戲代表性人物的楊麗花,亦幾乎經歷並演繹了許多類型的演出,從6歲時初登台的《安安趕雞》,到17歲轟動全臺的內台戲《雙槍陸文龍》,楊麗花還參與了正聲天馬廣播劇團,進行廣播、唱片歌仔戲的演出與灌錄,並在1965年於台視演出的《精忠岳飛》,開創了臺灣電視歌仔戲的高光時刻。
 

保存傳統歌仔戲外,楊麗花更將歌仔戲推向國家藝術殿堂的重要藝師,包含1981年在國父紀念館演出的《漁孃》,到2012年於臺北小巨蛋,與愛徒陳亞蘭聯合演出的《薛丁山與樊梨花》等數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屢屢打破一般民眾對歌仔戲演的刻板印象。本次展出將透過圖片、影像片段等內容呈現楊麗花的歌仔戲之路,並於剝皮寮歷史街區戶外露天撥放楊麗花的影視作品,重溫臺灣人1960至1990年代「吃飯配歌仔戲」的共同記憶。

斲琴:巧奪天工,賦予木材新生的斲琴職人—林立正

789

林立正與古琴,圖片提供:梓作坊古琴藝術工坊。

「斲」(音同卓)原指斧斤、斧刀等木工器具,亦釋義為砍、削之意,「斲琴」即為製作古琴的工藝技術。古琴亦稱為七弦琴,是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古樂器,而隨著時代演進,古琴如今也因為流行文化,出現在許多古裝影視作品。

在臺灣,古琴雖於清領時期即有傳入,但直到近代才再次於臺灣萌芽,而「斲琴」技師在這其中亦扮演著關鍵角色。
 

作為臺灣本土重要的斲琴藝師林立正,是隱身於城市中的一代宗師,斲琴工藝不單只是削、砍木頭,一張琴的完成,藝師不單僅是木工造詣了得,也必須同時兼具漆藝、書法等各方學問,才能製作一張好琴。

896

林立正藝師製琴工作照,圖片提供:梓作坊古琴藝術工坊。             

從遠洋漁船船長到斲琴宗師,林立正的斲琴之路充滿傳奇,林立正製琴也修琴,曾為臺灣故宮鑑定與修復元朝琴「雪夜冰」的林立正,擁有匠石運斤的斲琴技藝,但他謙遜不私藏絕學,也不墨守成規,反而致力於推廣教學與改良。本次特展將搭配林立正藝師經手的古琴與「造作問答」,以及其子演奏家林法老師彈奏演繹,使參觀民眾能對「斲琴」技藝有更充分的體會。

歌仔戲與斲琴的人文交織 身騎白馬聽潺潺流水

965

楊麗花老照片,圖片提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本次活動主視覺設計,於色彩方面採用了展區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紅磚暖色,並取用楊麗花藝師經典歌仔戲七字調《身騎白馬》,以及影響林立正藝師踏入斲琴領域的名曲《流水》意象形成生動構圖。除靜態展出外,特展期間亦將有推廣活動,讓民眾有機會聆聽古琴演奏,體驗歌仔戲,與藝師近距離接觸,感受巨匠風采!並期待兩項無形文化資產的交織展示,能夠為民眾提供更豐富完整的內容體驗。
 

852

上/林立正靈機式古琴,圖片提供:梓作坊古琴藝術工坊。
下/林立正仲尼式古琴,圖片提供:梓作坊古琴藝術工坊。

藝以人揚──無形文化資產特展暨教育推廣活動
日期|09/07(六)至09/29(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173-35、37、39展間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