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本期專題

關於「親密」的另一種距離

No. 271111/11/25

文/白斐嵐 (劇評人)
照片提供/飛人集社
攝影/陳又維、張震洲

晴光街區演出作品《∀∅⊧∞》,攝影:陳又維。

晴光街區演出作品《∀∅⊧∞》,攝影:陳又維。

我對大臺北許多街區的認識,都是拜「超親密小戲節」所賜。今年即將畫下句點的小戲節,十二年來走入巷弄街區,涵蓋範圍包括古亭、公館、民生社區、大稻埕、淡水、永康街、東區、江子翠等處。如其英文標題「Close To You」所示,「親密」的不只是觀演關係,還有人與物件、空間的關係。

在十月,如果你在上述某個街區的書店、咖啡店、共享空間,甚至是不知名的斑馬線或樓梯間經過,或許都會看見20至30人為基數的隊伍,魚貫穿梭室內室外。等待他們的,則是散落各處日常空間、為日常物件賦予生命的短短小戲。參與的創作者、表演者,不只來自國內外當代偶戲/物件劇場,也不乏傳統戲與一般戲劇(或從物件角度來說的「人戲」),近距離與觀眾一同發掘物件與空間的美好。

最後一屆小戲節,採取傳統街區模式、線上演出與雲門包棟三種路線進行,有承襲有開創。薛美華於日式老屋(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演出的作品《∀∅⊧∞》,演員先是藏身於報紙接黏而成的布幕之後,自縫隙中吐露信件、部分身軀;接著,觀眾視野由內向外,看著演員忽自廊道遠端出現,掙脫包覆身上的報紙,來到庭院,並在昏暗天色中越走越遠⋯⋯從特寫揭露到開闊遠景,視野的轉換或許預示了小戲節對其關鍵字的重新定義。

左/《TheTube》荷蘭 TAMTAM物件劇場演出。

《TheTube》荷蘭 TAMTAM物件劇場演出。

2022 超親密小戲節 包棟雲門劇場 現場活動,照片:飛人集社 提供。

2022 超親密小戲節 包棟雲門劇場 現場活動,照片:飛人集社 提供。

過去兩年的疫情,雖為距離的「親密」帶來一層負面含意,然而對小戲節而言,是延伸開展,而非徹底轉型。舉例來說,雲劇場包廂的線上演出,雖讓小劇場在跨國交流尚未恢復如常之時,得以和荷蘭、以色列的創作者延續國際串聯;然而來自荷蘭的TAMTAM物件劇場 (TAMTAM objektentheater),並未因此推出線上作品,反而堅持劇場獨一無二的「現場性」,是無法被犧牲取代的。他們搭配照片、影片,分享如何藉由偶然發現的長水管,讓觀眾在一端觀看,他們則在另一端操偶演出,既能保持「防疫距離」,也帶來另種獨特管狀空間的一對一觀看體驗。

有趣的是,儘管線上展演無法全然取代現場劇場,然而此次作品卻也令人明顯感受「網路媒介」的存在與影響,比如作品多可見即時投影、多角度特寫呈現物件、影像與實體相互交疊、帶有剪輯邏輯的轉場;又或如雲門劇場以包棟演出形式進行,七齣作品加上三個裝置/影像,明顯設計是要讓觀眾無法「一網打盡」,也像是呼應網路時代資訊爆炸,勢必得有取捨。此外,觀眾在觀戲同時,目光依然可以瞥見他場演出進行,甚至直接起身「轉台」,像是多視窗切換瀏覽,也將觀看的主動權交給觀眾。

若說「日常」、「親密」與「物件」,是小戲節的根本精神,線上媒介也為這幾個關鍵字帶來有別以往的可能性。線上版演出作品可見生活物件的囤積與堆疊,是現場演出難以形成的張力;操偶師與物件的動作與表情特寫,有另一種人與物彼此對應的細膩;或如邱垂龍作品《視訊通話練習》(同時有線上與雲門現場兩個版本),刻意虛實操作視訊營造的親密性。同時我也不禁好奇,當觀看角度取決於「鏡頭之眼」,是否也算是「透過物件看物件」?

「超親密小戲節」十二年來集眾人之志的累積,不但成為臺灣近年街區遊走式展演、非典型親密空間演出的先行者之一,也開拓多種媒材、形式與劇種的跨界可能。即便迎向終場,依然有所突破,不甘只是總結,更令人期待日後再次親密相見。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