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本期專題

巾幗之路:京劇武旦楊蓮英

No. 264111/04/25

文╱洪子薇
圖╱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大稻埕戲院青年歌仔戲團

1

《奪太倉》楊蓮英與弟子們合影,左起陳玉白、楊蓮英、史潔愉、廖亮慈,攝影:黃華安,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提供。

    臺北市文化局今年公布110年度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審議結果,在傳統表演藝術與傳統工藝領域,將京劇武旦楊蓮英與編結藝術家陳夏生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坐科11年的首席武旦

    以「京劇」項目獲選的楊蓮英,出身即與梨園關係匪淺。其父楊鴻源為文場笛師,1948年隨「江南美猴王」張翼鵬來台演出,其後又被年底來臺的顧劇團延聘留臺,楊鴻源亦於臺灣成婚生子,根留臺灣。

    出生於1951年的楊蓮英,自幼便看著顧正秋與戴綺霞等名伶的身影成長,八歲時考入「小大鵬國劇訓練班」第五期,為遷臺的京劇名角們所培養出的第二代臺灣京劇演員。

    在小大鵬,楊蓮英乃專攻武旦,兼習刀馬、花旦,隨著訓練班正式改制為「大鵬劇校」,楊蓮英亦隨校就讀初中部與高中部,共坐科11年(註1)。1970年畢業後,楊蓮英進入大鵬劇團擔任首席武旦,以包含矯健身手與各色「打出手」絕活兒的武旦戲在劇團中挑大樑。

(註1)「坐科」即「科班訓練」之意,傳統京劇科班的訓練期為七年,期滿出科。

輾轉綿連的習藝系譜

1

楊蓮英劇照:《小放牛》飾春姑,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楊蓮英回憶,當年大鵬的學生是先統一進行基本功、毯子功、把子功等訓練,其後再依學生資質選配行當。年幼的楊蓮英,便因兼具靈巧身手與一把好嗓子而被老師們選入了武旦行,進行全面培訓。

    當時大鵬的演員多出身北平「富連成」、「榮春社」、「鳴春社」、「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等知名科班,素以根底紮實、識見廣博、通曉諸多高難度劇碼而聞名。楊蓮英的蒙師,文戲有劉鳴寶、白玉薇,武戲有王永春、趙榮來等,可謂眾星雲集;訓練五、六年後,楊蓮英經師長們安排,拜知名青衣蘇雨卿之子、「富連成」盛字輩蘇盛軾為業師。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來臺的京劇演員並無專攻武旦行當者,因此楊蓮英的習藝過程乃是由熟悉武旦戲的蘇盛軾口傳全劇對白、身段與角色情韻。此外,劇團諸多名師亦對這難得的武旦苗子極為愛護栽培,比如武生孫元彬便曾以口述方式教導她北平知名武旦宋德珠(孫元彬之姊夫)的劇藝精髓。這種既相隔、又博採的習藝歷程,讓楊蓮英不時獲得報刊或老戲迷的點評,讚美某劇有武旦名家李金鴻之風、某劇又有宋德珠之風……亦成為臺灣武旦傳承路的別樣註解。

老戲編連,盡藏胸壑

1

楊蓮英劇照:《無底洞》飾玉鼠精,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1960-80年代,楊蓮英在蘇盛軾門下邊演邊學,一路追隨到蘇盛軾臨終,最後在老師病床前磕頭成為義女,為老師戴孝送終。蘇盛軾傳授楊蓮英諸多骨子老戲,在她搬演過的上百齣劇目裡,便囊括了《取金陵》、《奪太倉》、全本《仙狐緣》……等近廿齣冷門/失傳老戲。

    楊蓮英胸壑中的豐富劇目,已然成為京劇武旦戲的無盡藏。如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副教授李亞莉便曾來臺向楊蓮英採集老戲《朝金頂》,經過編整之後,李亞莉又將此戲傳與由臺灣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習藝的學生、也是現今京劇界唯一的男武旦楊瑞宇,一時蔚為美談。

    無獨有偶,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亦於去年11月推出由楊蓮英傳授復刻的全本骨子老戲《奪太倉》。《奪太倉》乃富連成的堂會戲,著重武旦的把子功與靠功,但因武戲難度高,且須得老生、武生、花臉等行當對戲,場面浩大,演出門檻較高,自1980年大鵬劇隊公演後便不曾再演出。四十年後此劇重現舞台,吸引了諸多戲迷前來朝聖,在各類演出滿檔的年末時節依然座無虛席。

化作春泥更護花

1

楊蓮英於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進行身段教學,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提供。

    自1970年出科始,楊蓮英便同步於大鵬劇校擔任京劇教師,至今教學逾五十年,學生多成為京劇界武旦教師,系譜已傳承三代。除了京劇,她亦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臺北蘭陽舞蹈中心、雲門舞集等單位教授戲曲身法課程,鍛鍊舞蹈生的國舞功底。

    廿餘年前,楊蓮英受明華園委託、為新生代小旦陳昭婷訓練身段,更開啟了楊蓮英的本土曲藝薪傳之路。多年來,楊蓮英陸續為唐美雲歌仔戲團、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李靜芳歌仔戲團等諸多劇團擔任指導教師,並於退休後進入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擔任兼任副教授。在這個最受歡迎的本土劇種中,楊蓮英將《穆桂英》、《樊梨花》、《佘賽花》、《棋盤山》、《楊門女將》、《虹霓關》、《女殺四門》等多齣經典京劇完整地傳授給歌仔戲團,教男教女、教功教戲,將一身功底化為臺灣表演藝術的沃土。2019年,楊蓮英訓練多時的學生陳民福於歌仔戲學系高職部畢業公演中登台演出歌仔戲版《壽州救駕》,成為歌仔戲界唯一的男武旦,同樣豔驚四座。

    楊蓮英表示,京劇走過了盛極而衰的時代歷程,在越發艱困的環境裡,許多更加優秀的演員皆已轉行,自己選擇留下,無非也是為了一點傳承的心念。「我這一生,就想著把老師傳給我的東西再傳下去,這樣也算是報答當年老師們愛護我的恩德了。」楊蓮英如是說。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