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本期專題

生命旅程「間」 的「識覺」探索:「在夾縫中行走」的策展辯証

No. 270111/10/25

文/攝影───陳朝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評人協會副主席)

盧奇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空間概念Concetto Spaziale》 1961,80×60 cm,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盧奇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空間概念Concetto Spaziale》
1961,80×60 cm,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在夾縫中行走」是由資深策展人張芳薇策展,自2022年09月08日展至2023 年01月08 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這個展覽集合了自1960年代以來共28位跨越世代的臺灣與國際藝術家,並且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奇美博物館、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以及私機構與藏家借件,透過超級多元的媒材,不但包括平面繪畫、實驗水墨、動力裝置、行為表演、雕塑、錄像及相關文物、甚至連隕石、古陶瓷等作為現成物的徵候性作品,成就了一次既深刻又明白( profound,clear&distinct)的實驗性策展,充滿了哲學性、意義性的探索與辯証,又創造了策展人、藝術家、與觀眾多重層次的對話,同時邀請文化研究學者李立鈞以圖像理論、文化史與哲學視角,發展一系列圖文回應展題、思路、與作品之間「行走夾縫中的展覽」的實驗。

人類生活、生存旅程中的認知探索, 從感覺、知覺、到識覺( from perception, cognition, to meaning)皆在真實和心理狀態的擬象中追尋人生目標和合理化持續「出行」的理由或解決的策略,「夾縫」也許暗喻著潛意識的曖眛,雖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可能性或「道」,或者隱喻其難以臻及的困境;在「之間」(in- between),誠如策展人所言,在萬物的縫隙裡存在著許多可能性,在時間、空間「之間」存在著想像、創新、與希望的諸多隱形的「可行」路徑; 「空」的「之間」狀若「虛」、實則存在著諸多「實」的存在。「之間」是前行的基本條件,得以開啟行動與互動。

策展人故意以陳昭宏的系列繪畫作品分散在不同展間、卻巧妙地利用其作品作品「空」的感知經驗,透過行走、對話與互動等主題,作為貫穿整個展覽主軸的核心論述,隱含「之間」的概念,分布於各個展間中。盧奇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以他著稱的劃破畫布的《空間概念Concetto Spaziale》(80×60cm,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1961)作為整個展覽的破題,將兩度空間的平面繪畫具體化為三度空間的隱喻作為「空間的生產」。

莫娜.哈同(Mona Hatoum)將兩頂草帽編織成一體,形成緊密依靠卻又互相牽制的狀態,試圖探討共存關係之矛盾。另一件作品《行路Roadworks》(1985,彩色、有聲影片6min45 sec,展演紀錄,影中人:莫娜.哈同;攝影:史蒂芬.羅納),探索人類行走的語意性及語言發展的本質,行走/行動的意義與意象經由語言文字的再結構,城市與文化的發展因而擁有了豐富的意象。法國文化學者德.塞杜(Michelde Certeau)曾提到:「步行行為之於城市系統就像言語行為之於語言的陳述。步行之於城市紋理的編造,就如言說行為之於所言意義的生產。」

莫娜.哈同(Mona Hatoum)《兩頂帽子》 2013 稻草、木材、鋼材,83x90.5x48cm

莫娜.哈同(Mona Hatoum)《兩頂帽子》 2013稻草、木材、鋼材,83x90.5x48cm

石晉華 《走鉛筆的人》1996-2015 木板、鉛筆、膠帶、夾鏈袋、 錄影帶、錄音磁帶、削鉛筆機、 延長線、數位輸出、彩色、 有聲單頻道錄像,錄像:18分1秒

石晉華《走鉛筆的人》1996-2015
木板、鉛筆、膠帶、夾鏈袋、錄影帶、錄音磁帶、削鉛筆機、
延長線、數位輸出、彩色、有聲單頻道錄像,錄像:18分1秒

石晉華以近25年生命歷程完成的行為表演紀錄《走鉛筆的人》(1996-2015,木板、鉛筆、膠帶、夾鏈袋、錄影帶、錄音磁帶、削鉛筆機、延長線、數位輸出、彩色、有聲單頻道錄像,鉛筆牆:244×976×1.4公分,錄像:18分1秒)。他以鉛筆行走畫線紀錄的過程,經過無數次重疊的時間與線條所組成的畫面,成為生命與藝術雙重的「疊影」,是「行走」語言的另一種空間和時間的敘事;行走的行為與意象呈現各種意義的想像;「走鋼索」也是行走的一種方式,珍妮安東尼(JanineAntoni)的走鋼索與地平線對話的影片《觸碰 Touch》(2002,錄像裝置,9min37sec.,video installation)暗喻了在不同邊界、不同空間介面的隔空觸踫。

劉瀚之的《邂逅枷》以枷具體化雙人共同負重與等待的關係,藝術家自述:「他們不得不被對方的存在提醒自身的處境,但有時又會感覺自己只是對方枷具的一部份而忘記自身的處境。」他的另一件作品《步行閱讀留言機Walking / Reading / Message LeavingMachine》(2011,機具113×42×43cm,影像video:7mins.7sec.,複合媒材:棉布、鋼材、機械零件;影像:高畫質、16:9、彩色、無聲),亦呈現了另樣的行走歷史的語言紀錄。

日本著名行為藝術開創者高松次郎(Jiro Takamatsu),以「影子」畫探問自身與影子之間的前世今生。中西夏之(Natsuyuki Nakanishi)的繪畫結合中西繪畫傳統,融入日本潑墨藝術與書法墨韻的輕盈而療癒,迎接觀者進入獨一無二的冥想視界。郝經芳與王令杰以微型機動藝術的方式呈現單色背景上持續緩慢移動的點,塑造動態且有機的線,促動觀者的感知經驗。

策展人藉著「夾縫」、「行走」的雙重意涵,在空間與時間環境中生產出「線性的敘事」、「影子的真實、虛幻、和夢境」的暗示對策與可能性;最終以「物件」作為「生命的迴象」。從策展學的歷史及理論邏輯來評論,這樣的策展成就是極為創新而深刻的,堪稱臺灣策展實踐的典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