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本期專題

幽默反映當代舞蹈生態與危機的 《看舞練習》

No. 267111/07/25

文/樊香君(舞評人、舞蹈構作、舞蹈研究者)
攝影/何肇昇、賴玟芳、喻敏婷

舞者劉俊德與王夢琦,攝影何肇昇。

舞者劉俊德與王夢琦,攝影何肇昇。

如何看懂舞蹈?為什麼不懂舞蹈?舞蹈可以如何讓觀眾懂?關於這類主題的播客與專文成為近年舞蹈界的主旋律之一。彷彿對觀眾而言,舞蹈真如天人般存在於飄渺之巔,在劇場中稍一晃神,作為觀眾的你永遠別想理解舞蹈。而對創作舞蹈作品的另一端來說,如何讓觀眾懂舞蹈,成為近年尤其年輕創作者們想破頭的問題,如年輕編舞者張可揚的YouTube短片《1755舞蹈開箱系列》即是一例;而戲劇背景出身的創作者劉俊德,他的《看舞練習》則是透過直白易懂的「練習」系列,帶領觀眾進入看懂舞蹈的各種可能。從一個現實的角度來看,「如何看懂舞蹈」的訴求並不難理解,難道以往的觀眾就看得懂舞蹈嗎?以往的編舞家就都能夠編創出讓觀眾一眼明白的作品?我想並不是。如何讓觀眾看懂舞蹈、接近舞蹈,背後所指向的是如何擴展舞蹈觀眾的版圖,年輕舞蹈創作者們意識到了臺灣當代舞蹈所面臨的觀眾流失危機。在各種媒體爭奪注意力的當代,要觀眾安靜地坐在劇場中,感受著不知所謂的六十分鐘,並非易事。

劉俊德在節目單與作品尾聲的跑馬燈上,明白指出舞蹈「不是要看懂,而是要懂看」。這個出發點,正說明了這一代年輕創作者對於自身所處世代的覺察,舞蹈不再是過去現代舞蹈倡議者所主張的「是一種世界的語言」,人類天生下來即可掌握這種語言。如何懂看?不再是觀眾有沒有慧根、感官夠不夠敏感的問題、藝術不再如殿堂般的遙遠、藝術家也不是高高在上居於殿堂中的神人們。舞蹈,是一種需要透過「學習」才可能有所掌握並逐漸深入感受與理解的領域。

學習的途徑有很多,親身參與舞蹈課程是一種,藝術機構提供的各類工作坊也是一種,多看舞蹈作品多討論更是一種。而劉俊德提供的這種,則是透過自身作為表演藝術實踐者,在舞蹈田野蹲點的看舞筆記,與觀眾一起練習他所組織出的一種看舞可能。以略帶諷刺的表演方式,幽默點出各種在當代舞蹈中常看到的美學慣例,譬如呼吸、延伸、某種惆悵情緒的表達。不過,正如同劉俊德自陳:「看舞練習是一場社會運動」。整場演出中更具發展潛力的,我認為是劉俊德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舞蹈生態,如學院派、商業類、自爽派、推廣者等視角,看看舞蹈這個領域、這個行業、這個藝術形式,在當代社會中的位置以及舞者們的未來。好比在我看的這個場次中(由喻敏婷與劉俊德演出),將應該是相當學院專業的芭蕾與商業廣告串連,芭蕾所象徵的氣質與文化性,平衡了商業廣告背後難免的世俗氣息(這類廣告不勝枚舉)。同時,又並置了舞者從小接受的刻苦身體訓練,以及在舞團甄選的嚴苛眼光下夾縫生存的無奈。這裏,凸顯的問題即是:舞者的生存與夢想多數時候是以悖反的方式存在著,除非是那天選之人。這究竟是我們的學院舞蹈教育體系出了什麼問題?又或者是社會對於舞蹈、舞蹈人的誤解未曾解開?這個大哉問,並非三言兩語,幾齣播客、幾篇文章、幾場看舞練習可以解決,而是需要一代一代藝術家不停耕耘實踐。

在劉俊德這裡,不斷將觀眾拉入作為共譜舞蹈生態不可或缺的一方,告訴我們,別以為觀眾可以消極被動的等待被取悅,請試著理解我們,因為我們也試圖走向你們。或許劉俊德有些貪心地從各方視角切入如何「懂看舞蹈」,其中各方視角如何交織的更為密切仍值得琢磨。好比其中點到了舞蹈史與學院舞蹈生態,然其中的共謀關係或許是更值得探索處。但也正因《看舞練習》對劉俊德來說是一場社會運動,於是這場運動將如何繼續進行下去是需要時間沈澱與轉化的,如何透過未來一次次的「練習」,持續折射各方視角所交織出的衝突與合作,反映出台灣舞蹈、觀眾與美學趨勢的發展,也需要作為觀眾的我們共同關注與期待。

舞者為劉俊德與喻敏婷,攝影賴玟芳。

舞者為劉俊德與喻敏婷,攝影賴玟芳。

舞者劉俊德與賴玟芳,攝影喻敏婷。

舞者劉俊德與賴玟芳,攝影喻敏婷。

▍劉俊德作品《看舞練習》創作呈現
時間|5月11日至5月15日
地點|窩著FOSSA(臺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6號5樓)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