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本期專題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季 即將成為的各種可能

No. 267111/07/25

文╱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參觀回路

參觀回路(publicloooooop)入口。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2上半年進行了2個月的試營運,爾後閉館1個月,收集各方建議,做了各種服務調整、劇場維護、指標優化等。7月在明華園戲劇總團由無敵小生孫翠鳳扮演戲曲之神田都元帥,率領眾仙為北藝祝福下,為北藝開幕季正式拉開序幕。包含臺北藝術三節,總計54檔節目,超過200場的演出,熱鬧迎接北藝中心第一年,除了精彩節目之外,開幕季的各種亮點,更是不容錯過。

Rem Koolhaas & David Gianotten
建築大師講座登場

耗時十年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終於落成,這棟CNN評選2021年全球最令人期待的建築,承載著表演藝術的使命,也無時無刻地與臺灣在地文化交互融合與成長。賦予建築師靈感的「一鍋三味」到臺灣觀眾詮釋的「皮蛋豆腐」及「百頁貢丸」。

這些設計最初的起點,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暨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創始合夥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管理合夥人-建築師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8月將前來臺灣,除了歡慶北藝開幕外,也將坐在這棟OMA的建築中,分享著他們與北藝中心的故事,以及用文化的角度,聊聊這顆巨球在全球案例、設計與研究潮流之中的定位。

明華園開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明華園開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Rem Koolhaas and David Gianotten ©Fred Ernst。

Rem Koolhaas and David Gianotten ©Fred Ernst。

閃耀橘色光芒的參觀回路(publicloooooop)
揭秘劇場後台空間

北藝中心的參觀回路是一條貫穿劇場後台空間的通道,運用多種新媒體互動科技,並且結合行動裝置以及語音導覽,引領訪客穿越於不同維度空間,在實體劇院建築與數位互動藝術之間穿梭遊走。訪客在這30分鐘的旅程中,化身為「時空旅行者」探訪劇院隱藏空間,感受沉浸式互動之多元感官體驗,以科技探索,認識表演藝術,揭開劇院的神秘面紗。

「NoteBook」創刊號封面。

「NoteBook」創刊號封面。

周裕穎巧妙運用方塊、球型與幾何線條打造自由、 奔放的當代時尚制服。

周裕穎巧妙運用方塊、球型與幾何線條打造自由、奔放的當代時尚制服。

時尚演繹建築!
臺灣國際級設計師操刀制服  完美呼應庫哈斯建築概念

北藝中心員工制服邀請到台灣國際級的設計師-周裕穎操刀設計,呼應獨特的「劇場魔術方塊」與「銀色巨型球劇場」建築外觀,周裕穎巧妙運用方塊、球型與幾何線條打造自由、奔放的當代時尚制服,3大國際級設計師透過建築與時尚的國際交流激盪,深藏實驗趣味,也讓全台關注的新地標更具話題性!全系列制服採用「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寶特瓶紗打造而成的永續環保布料製成,不只永續、更兼具防皺、透氣、親膚等特殊機能。

北藝中心二樓進駐青鳥書店。

北藝中心二樓進駐青鳥書店。

劇場的NoteBook
滿滿開幕季重點索引

開幕第一年與V E R S E 合作發行「NoteBook」試刊號。VERSE長期深耕文化生活,也擅於對於公共議題進行討論,探索正在轉變的價值理念,挖掘即將湧現的文化與社會趨勢。對於北藝中心希望帶來的各種新觀點,例如場館空間、動線指標、跨界演出、導覽型態等。如同筆記本一般,落在刊物裡的文字都是精選過的重點,閱讀完就不會錯過北藝中心首年的各種焦點。

除此之外,位於北藝中心二樓的太陽廳進駐了青鳥書店,以表演藝術、戲劇等藝術主題為主要選書,為北藝場館添一筆文學氣息。於試營運就進駐的7餐廳ACME與1樓的VERSE baR也正式營運,在開館期間,提供各種餐點與茶點。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新,代表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代表無所畏懼的探索世界,會跌倒,也會有火花。會被提醒不該怎麼做,但也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方式突破。無論大眾是用什麼方式認識它:國際建築、皮蛋豆腐、奇特巨球、網美地標⋯.,我們都期待它可以以不同印象存在於這個社會中,與城市一同成長茁壯,成為各種的可能。

※各式活動請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網公告為主。

官 網

官 網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