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95113/11/25
文/陳韋綸(策展人)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當我們眼睛一睜開,伸手關閉手機中鬧鐘開始,睡覺前漫無目的的瀏覽訊息,打開社群軟體如YouTube、Instagram、Facebook,平台上不斷自動播放的短影片,充斥著人們日常的縫隙。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欣然地接受用影像來理解這個世界?視覺影像佔據了人們的視線,在網路世界裡一幅幅的影像景觀中,它逐漸替代了我們的身體感知。尤其是2024年粉墨登場的Threads,使原來仍具有曖昧性的個人隱私與公共空間不再有任何區別。在當代館的策展計畫「熱影像」所關心的是,在真相已不再重要的網路時代,我們要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與姿態,來面對當今影像為生活帶來的灼熱感?
李勇志《環保稽查員》
策展論述中,以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所提出的「檔案熱」作為開端,希望以「檔案」一詞,置換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中常使用的「影像」與「錄像」,以便在既有的影像美學基礎上,拓寬我們理解影像的視線。當代的影像已不再如以往,單純地攝入人們的靈魂,「此曾在」亦不再重要,如李勇志的《環保稽查員》系列、致穎的《雕塑品》以及吳宜曄的《Generative Data》,展開了在公務系統中的檔案影像,在博物館典藏系統中的藝術品攝影,以及社群平台上被大量上傳的個人影像,成為「他者」所能瀏覽的訊息。影像的意義隨著被放置的情境,可以同時被解釋為某種證物、被再次詮釋的對象,甚至是被在演算法中被計算的資訊。
吳宜曄《Generative Data》
在班雅明的《講故事的人》這篇文章中,他認為「說故事」是可以將個人的經驗,有效地轉換至他人身上的方法,就如同人們在睡夢中重新組織記憶,這個過程被譬喻被孵化的夢鳥。然而,在大眾傳播盛行的時代,完整的訊息不斷地裂解為資訊的碎片,我們同樣以片面化的方式吸收它們。位於展場入口處,西班牙美國裔藝術家丹尼爾(Daniel Canogar)的作品《Chyron》,以演算法將世界主流新聞的跑馬燈字幕擷取下來,以編織網的形象呈現了意識型態在當代經驗不斷交織卻脆弱的性格。藝術家吳梓安的《日常日長(或一次自拍)》,透過自身拍攝如日記電影般的影像,思考著在星叢般的萬花筒世界,不斷回返於自身和影像之間的關係。
吳梓安《日常日長(或一次自拍)》
我們要如何去理解影像跟人之間的關係?在澳洲藝術家馬修(Matthew Griffin)的作品《The Outernet》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轉換主播與觀眾的主從位置,批判性地思考個人隱私與社群媒體的關係。藝術家李亦凡的作品《important_message.mp4》藉由網路影片素材的拼貼,以殭屍與毒品類比人與影像,探討在網路時代中影像不斷餵養人們的狀態。人們似乎都能透過網路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然而卻很有可能因為系統的問題,使聖地般的網路世界仍有可能匱乏,許哲豪在《系統無法辨識“蟲新路一段”》進行猶如大洪水災難的預演。
莊培鑫《你有感覺到熱熱的嗎?》
特別是在網路與行動裝置普及於日常生活後,以影像作為中介的—虛擬與影像間的—界線不再清晰的當下,我們要如何思考非物質與物質世界的關係呢?在莊培鑫的作品《你有感覺到熱熱的嗎?》中,他透過隕石模型與水晶作為雕塑的材料,思考在掃描技術發達的當今,那些無法被捕捉且尚未得到科學證實的能量(或者說靈魂),是否能藉著物質環境的建構,成為可以被再次感知的對象?此次的策展計畫「熱影像」試圖藉著網路作為閱讀影像作品的背景,帶觀眾理解當今影像環境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如真實性、身份認同、公共與隱私等議題,並以此拓展影像在當今社會的意義。
左 / 丹尼爾・卡諾加 Daniel Canogar《Chyron》
右/許哲豪《系統無法辨識 “蟲新路一段”》
12月講座活動
【藝術家面對面】影像熱:影像媒介的轉變與變異
12/01(日)14:00-16:00
藝術家|李勇志、吳宜曄、莊培鑫
與談兼主持|陳晞/典藏雜誌社社群暨企劃主編
地 點|一樓活動大廳
【藝術家面對面】影像熱:當代影像敘事的多重面貌
12/14(六)14:00-16:00
藝術家|致穎、吳梓安、許哲豪
與談兼主持|王柏偉/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
地 點|一樓活動大廳
熱影像
展期|09/28(六)至12/29(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主展區2樓
策展人|陳韋綸
參展藝術家|丹尼爾・卡諾加(Daniel Canogar)、吳宜曄、吳梓安、李亦凡、李勇志、致穎、馬修・格里芬 (Matthew Griffin)、莊培鑫、許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