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95113/11/25
圖、文/臺北市立美術館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自2024年10月12日至2025年2月2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選件橫跨日治臻品至當代新作,共51位膠彩創作者、146件作品。展區主要依循官辦美展與教育體制的時間軸線而劃分,共區別為:「初相見|汲學」、「遇紛爭|探源」、「守畫域|定名」、「啟學制|重思」與「續開展|多貌」,呈現膠彩畫在臺灣落地化之後的表現樣貌,並體現畫種本質中涵藏不同表現的創作包容性。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主視覺。
展名中「喧囂的孤獨」概括了膠彩畫在臺灣發展之過程,具有順逆起伏的賡續和開展,名稱幾經流變:日治時期稱為東洋畫或日本畫,1946年後曾以國畫為名棲居於展覽體系,隨後的正統國畫之爭促使藝術家林之助以膠彩畫的中性定名,試圖調和藝術與政治現實的兩難——不同命名隱現內外時空的推移變遷,惟畫家們在動盪之中仍展現持靜創作、持守畫域與傳承畫法的專注以對。
「初相見|汲學」展區。
膠彩畫清雅絢麗兼蓄,基本以紙或絹為底,透過動物膠調和礦物質顏料或其他天然材質,如水干顏料、土質顏料、金銀泥、胡粉、明礬等進行敷彩,有時畫面亦會加入金屬箔的運用。繪畫工序也較為固定,通常需經構思到寫生、下繪、轉寫、賦色等步驟,配合膠料乾燥的等待也增添其獨有的時間特質。
「遇紛爭|探源」展區。
戰後統治權更替帶來新的文化情境,較常裝裱於木框上作畫的膠彩畫和直式掛軸的傳統水墨畫並列於國畫部,在取材、色彩及筆線上的表現,都呈現差異的視覺樣貌,其後於1950年代引發正統國畫之爭,1963年的省展進而將國畫部拆分為一部與二部。其實當時因時局與重新接觸水墨之故,發展出不少親傳統山水筆意的膠彩作品,重新嘗試墨與線表現的可能性。此外,現代主義抽象畫風的興起也刺激藝術家嘗試不同於過往的畫面布局,流露出涵攝西畫風格的傾向。
「守畫域|定名」展區。
1972年的中日斷交與隔年國畫二部無預警取消等事件,使膠彩畫逐漸面臨傳承上的艱難。為爭取官方展覽會的發表空間與大眾的理解,林之助在1977年提出「膠彩畫」這個定名,期盼重新定錨於媒材範圍內的表現可能。此時有許多畫面表現運用了膠彩媒材所具有厚塗似油畫的堆疊建構。在媒材論述漸獲認同後,1983年省展開設膠彩畫部。
「啟學制|重思」展區。
林之助自1985年起在東海大學美術系教導膠彩畫課程,是臺灣高等教育建立膠彩畫教學制度的開始;三年後詹前裕承續膠彩教學體系的發展,並逐步擴及課程於各個學制、舉辦夏令營等形式推廣相關創作與觀念。另一方面,探求更多知識的企圖更引動新一波的赴日留學,補上對戰後日本畫發展過程與多樣技法的學習,並將之帶回臺灣。學制的啟動,讓膠彩畫不再停留於媒材特質與技法的傳習,而是更加朝向藝術創作中的重要專業分支而發展。
「續開展|多貌」展區。
而今,膠彩創作者不再拘泥於固定的技法風格,反而分從水墨或西畫的材質特性中覓尋靈感。循著時空環境的發展可見膠彩畫於傳統與創新之間不斷來回辯證,同時也是創作者探索自身情感與存在環境的當下回應——透過本展,期待膠彩畫的未來可以寬廣開放、隨遇而安。
膠彩自習室|《喧囂的孤獨》公眾計畫。
本展的教育推廣計畫規劃有「膠彩自習室」教育展區, 12月1日與12月29日將舉辦當日限定的繪畫體驗,觀眾可自主嘗試膠液與色粉揉合的質地及敷色作畫。後續也將規劃展覽漫遊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帶領觀眾從多元視角鑑賞膠彩創作。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日期|10/12(六)至114/02/02(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