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本期專題

在文學中尋找知音的人們,還會感到孤寂嗎? ——界址創作《內在的聲音》

No. 287113/03/25

文/白斐嵐 (劇評人)
照片提供/界址創作、攝影/楊詠裕

123

演出劇照,攝影:楊詠裕。

度過了幾乎是有記憶以來最不寒冷的一個冬天(如果還能稱之為冬天的話),連帶那些扣緊冬天的關鍵字,比如蕭瑟寂寥、冰冷失溫,彷彿也跟著消失。即便如此,坐在臺下的我們,依然強烈感受界址創作《內在的聲音》以文字隱喻與物質意象所營造的蒼涼雪原。那是美國東北部的冬季日常,也是耶魯大學53歲女教授與大一男學生的命運叉點。一為實,一為虛,召喚出與所在當下截然不同的地景與自然條件。這正是文學的力量,用想像跨越實體侷限。

123

演出劇照,攝影:楊詠裕。

由重田誠治執導,林唐聿與王肇陽兩位演員擔綱演出的《內在的聲音》,如實搬演亞當.瑞普(Adam Rapp)2018年劇本,未做明顯轉譯改動。故事以長春藤名校一門創意寫作課(Creative writing)為背景,自女教授時以第三人稱旁觀、時以第一人稱自述的長段獨白開場:接連經歷父母生病離世,自己的創作生涯在發表完幾篇小說後陷入沉寂,身體跟著出了狀況。看似平淡逐漸無光的人生,卻因為一名唐突闖入研究室的大一新生,而有了完全不一樣的「後來」。

師生間一次又一次的談話,先是不情不願,接著主動邀約,從課堂上對於杜斯妥也夫斯基《罪與罰》男主角的人性探討,延伸到海明威、三島由紀夫、福克納、安妮.泰勒一連串文學家與文學作品,呼應關於死亡、生命、情感、關係等人生議題。隨著兩人略顯曖昧卻又適可而止的師生關係,自課堂、研究室步步進展到私領域,跟著兩人各自的文字創作深入彼此內心。在文學中尋找知音的人們,還會感到孤寂嗎?至少他們找到了彼此。而在援引作品對照人生之外,劇中台詞對於景致、心境的描寫,同樣極富文學性,並不倚靠跌宕起伏的事件情節,而全然相信文字如何能夠開展世界、穿透人性的能力。在兩位演員精湛細緻的詮釋下,搭配舞台高掛的卷軸,拉長的白紙既是映照內心的書頁,也是閃著夜光的雪地,為《內在的聲音》營造靜謐卻又深刻的意象,試圖在觀眾心中撩起共鳴。

123

演出劇照,攝影:楊詠裕。

然而,劇中的意象隱喻終究無法取代最直接的身體感知,冷調絕美的雪地冬夜因而少了點燒灼刺痛。劇本翻譯詳實保留美國高教學術環境,從經典讀物到社交媒體,甚至是應對進退等生活細節。或許出於文化脈絡的差異,改以中性化的疏離寫意表現,固然貼切呼應了文學創作之內在精神──以作為象徵符號的文字建構物質世界──卻也因此少了點血肉之軀與精神意象之間的張力。

123

演出劇照,攝影:楊詠裕。

腹部罹癌的女教授,意識到即將面臨的肉體衰敗(即使她自身尚未感受病徵,而是帶入諸如氣味、體溫等母親死前的身體記憶),也催化出強烈的身體慾望,與酒吧男子發生性關係;又或者是放棄承諾、拒絕幫教授安樂死的學生,在教授服藥陷入恍惚而沉睡後,未著大衣手套,失溫冷死在厚厚的積雪裡──劇本中描繪的死亡,不僅在於情感的換位轉移或精神延續,還有各個身體細胞的參與。正是血肉體感與超脫文學之間的對比,呈現出如女教授短篇小說作品裡處理死亡的荒謬與魔幻(送別者在幻想中與死者身分替換,也影射了教授與學生的結局)。即便林唐聿所飾演的女教授,依然讓人感受到其在死亡面前的一抹豁達,但也因為全劇風格自始自終的體感抽離,因而過度往抽象寫意傾斜,跟著文字語言漂浮許久,縱然扣人心弦,卻也並未真能落地。

話雖如此,《內在的聲音》依然以其獨特的書寫質地與畫龍點睛的卷軸象徵,傳遞了如同文字閱讀體驗般的內在共鳴。在文學中尋找知音的人們,還會感到孤寂嗎?劇中主角短暫的關係戛然而止,卻讓觀眾在這一點都不寒冷的台北冬夜,感到理解與療癒。

 

界址創作《內在的聲音》

時間|02/16(五)-02/18(日)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