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2024新文化運動月—北署很有事

No. 293113/09/25

文/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024 新文化月

2024 新文化月主視覺。

1920年代,臺灣知識分子深受國際思潮影響,於1921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積極推廣新知、提倡自治,為臺灣社會注入文化力量。為紀念這段歷史,臺北市政府於2018年將日治時期、位於大稻埕的臺北北警察署(簡稱北署)轉型成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並將每年10月訂為「新文化運動月」,傳承新文化運動的精神,讓更多人了解臺灣現代化的歷程。

2024 年的新文化運動月以「北署很有事」為名,雙關呈現被總督府期待為「萬能警察」時代,北署在地方「很有事」,管轄很多包括人口普查、衛生、治安以及社會運動,同時肩負針對知識分子思想管控,亦有相對應的擴權言行,實在「很有事」的觀感角度。邀請民眾深度探索北署,一窺百年前的歷史故事。

南無警察大菩薩 : 臺北北警察署歷史特展

日治時期,警察權力包山包海,樣樣都能管。位在大稻埕的「北署」是管理臺北市的重要警政機關之一,特別與臺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民俗信仰活動有關。本次特展以北署為起點,透過沉浸的氛圍營造、警察歷史回顧,讓民眾了解在日治時期要成為一位警察大人的過程,以及北署長、執勤員警的面貌。

轉角聽音樂  歌謠中尋味臺灣文學

在臺灣文史專家莊永明故居、臺北市市定古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舉辦的「港町音樂會」,今年以「歌謠中的文學」為主題,再度邀請國寶歌后紀露霞、「歌壇活字典」金澎、金曲歌王朱頭皮、金曲歌后許景淳等,重溫臺灣經典歌謠。嘻哈團體「榕幫」則將臺灣古早流行歌謠融入現代編曲,嶄新詮釋深厚的在地文化底蘊。
       
「音樂會市集」則在永樂廣場爆發本島文化能量,由金曲歌王陳建瑋、律師歌手蘇明淵,及獨立音樂人曾立馨、克里夫接力演出,搭配在地文創,每年10 月秋日限定,感受新文化的豐沛能量!
 

臺北北警察署歷史特展

「臺北北警察署歷史特展」主視覺。

名家對話  殖民時代的萬能警察再扣問

「文化問診」今年聚焦於日治時期的「萬能警察」。將解析警察形象的複雜性,一方面協助政府管理社會,另一方面也可能成為殖民政策的執行者。藉由回顧歷史,深刻地反思現代社會中權力與治理的關係。

音樂會市集

2023 音樂會市集。

大稻埕文化力 傳統與創新交會

由「嚎哮排演」演出的《春風得意樓》,已於去年(2023)「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發表階段性演出,今年將於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演出全本劇情。

「春風得意樓」原由餐飲大亨林聚光開設,蔣渭水取得「甘泉老紅酒」販售代理權及酒樓經營權後,春風得意樓因而迎來盛況。但因蔣渭水參加社運疏於管理,酒樓面臨倒閉危機……看似輕鬆逗趣的情節,不僅重現當時社會氛圍,也讓觀眾看見小人物在面對大時代變遷時的無奈。
 

春風得意樓

2024 嚎哮排演《春風得意樓》。

重返1920年代  多元主題感知新文化

夜間限定的「文化自造夜」,今年帶大家重回1920-1930年代北警察署所在的大稻埕,聽爵士樂、體驗古董攝影、看8mm 懷舊影片、學劍道、手作日式紋飾別針等,5大主題共10場活動,身歷其境感受百年前知識份子的文藝情懷。
       
另外,也攜手在地人氣店家:好攸光刻所、老桂坊、芙稻菓室、昭和浪漫洗濯屋、迪士巷咖啡、埕樂通、渭水驛站、貳零年華、馨手作,推出期間限定聯名限量商品,好吃好買,還能參與集章活動,讓秋遊大稻埕更加精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