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94113/10/25
文—廖昀靖/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舞蹈教育家林絲緞。
第28 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出爐,兩位得主為分別來自舞蹈和偶戲界的林絲緞(卓系緞)、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文化局將於113 年11 月8 日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頒獎典禮,表揚得主對文化藝術的無私貢獻。
八十五歲的林絲緞,仍然一週教三堂課,不時會去校園裡講座。在講座,她不愛講理論,那不是活的,「活的,是你要實際去轉動,你是中間的一個軸,你要怎麼去轉,風來的時候如何順風逆風,有波浪的時候怎麼去迎它——你要活嘛,因為你要活得快樂嘛,你就必須轉動。」講的是舞蹈,是生活,也像她走過的路。
強悍的靈魂
十六歲那年在鄰居江明德的邀請下,林絲緞開始擔任師大美術系的模特兒。有了比在工廠工作還好的收入,她鑽入藝術的世界,上芭蕾課之餘,大量旁聽美術系的課程,「我好像一隻老鼠,到處鑽,什麼都吃下去。」但伴隨而來的,是模特兒身分引來的攻擊。」
林絲緞的強悍來了,「任何人的身體,自然所賦予,文化所形成,你要躲什麼?」1961 年,二十歲的林絲緞舉辦全國第一次以單一模特兒為主題的人物展,參展者囊括當時重量級畫家,諸如張義雄、馬白水、李梅樹、楊三郎、洪瑞麟、楊英風、廖繼春⋯⋯展出作品百件;1965 年則有 34 位攝影家 150 件攝影作品聯展。媒體輿論高漲,色情或藝術的疆界,女體物化的爭執,林絲緞正面掀起這場革命。
林絲緞。
結束模特兒工作,林絲緞全心投入舞蹈。1975 年林絲緞於臺北中山堂舉辦一場史無前例的獨舞會,藝術圈的友人跨界合作,包含雕塑家楊英風的舞台設計及戴洪軒的音樂設計。友人作曲家許常惠演出後到後台,直喊:「林絲緞,妳嚇死人了!」
這句話,又似乎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舞蹈能力已備受矚目,個性靈活滿腹創作思維的林絲緞,卻也沒有滿足於成為一名職業舞者,她在教學上收穫巨大的喜悅。1963 年夏天於永和成立「東方藝術舞蹈研究社」,便展開直至今日未有停歇的舞蹈教學生涯。
喜悅的身體
一日感冒,林絲緞讓芭蕾課的孩子們自己玩,「我在一旁看呆啦——我看到他們身體散發出的快樂、喜悅感,而且自發性地討論編排。這是我們社會需要的。」1976 年林絲緞開始進行兒童啟發式舞蹈教學,創造情境與引導,讓孩子在遊戲當中展現創意。孩子以外,林絲緞也替當時婦女們的身體,披荊斬棘出一條新路。
1978 年林絲緞主持的婦女舞蹈班,舉辦了「生活與舞蹈」發表會,在那個父權的社會氛圍下,又是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創舉。打破藝術的疆界,婦女們在舞台上表現生活中勞動的轉化,跳出個人的生命經驗。
但不論是啟發式教學或藝術生活化理念,在當時臺灣的環境都走得早,共鳴者有限。林絲緞渴望尋求突破點,1983 年她飛往美國,展開一天上四堂課的學生生活。回國後她長出底氣,更知道教學方式千百種,各有各的方法無關優劣,「我對我做的東西,更有自信了。」
林絲緞。
心的地圖
現在社大的身體開發班級裡,學生從二十多歲到六十多歲,有舞蹈科班生,也有家庭主婦。「我的教學,是讓每一個人都能被啟發,在即興中把自己獨特的一面拿出來,給他自己看。」不是技巧、也不為別人而跳。舞蹈已脫離只求唯美的層次,林絲緞更往內深入,「我注重身心的健康,那樣才能身心合一。」
舞蹈用於療癒,成為林絲緞教學的核心。1986 年成立位於溫州街的「林絲緞舞蹈音樂藝文中心」,推展兒童藝術統合教育。以舞蹈為主軸,文學、音樂、美術為輔,藉由各種面向藝術的刺激,讓身體與心靈的不同層次被觸發,進而刺激思考。她教孩子,孩子也持續地教她。
1980 年代末期,開始有身心障礙的孩子出現在教室,林絲緞前往臺大醫院鑽研,持續以統合藝術的方式陪伴自閉症的孩子,從神經系統的邏輯開發動作,一點一點,緩慢地讓身心封閉的孩童,打開自己。
至今林絲緞仍為一名時代的拓荒者,林絲緞讓「舞蹈」成為全人教育的一門方式。而她創辦的臺北藝術統合教育研究學會,面對身心障礙孩童已形成一整套有系統與邏輯的肢體教育系統,其目的是讓孩子增能,學生從四歲待到三十歲,幾乎是一輩子的陪伴。
「每一個人喔,都是獨特的,這是我越教越知道的事。」
還在想、還在教,風來了,浪拍打,林絲緞一個擺頭、扭肩,新的力量又上來,她還在迎擊。
臺北文化獎自 1997 年開辦至今,已邁入第 28 年,歷屆表彰 83 名得主。每位得主在舞蹈、文學、音樂、教育等領域,鼓勵更多文化工作者持續為形塑臺北文化努力,進而提升臺北城市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