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No. 225108/01/24

文、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由左至右為:策展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館長林平與策展人吳瑪俐。
由左至右為:策展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館長林平與策展人吳瑪俐。

第11屆台北雙年展自去年11月17日起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展出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共 42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的精彩作品,展出至今吸引大廣大藝文愛好者的關注。

本屆雙年展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主題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本屆雙年展探究人與自然之間交互且緊密相聯的生態系統結構,將雙年展作為社會實驗的平臺,展開藝術場域中的跨領域對話。兩位策展人為此邀集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創作者與團隊,包含視覺藝術家以及非營利組織(NGO)、社運人士、影像工作者、建築師等,別開生面的展出內容讓參觀民眾尤其感到驚艷。對於本屆雙年展參展名單,策展人吳瑪悧特別表示,兩位策展人採取「創意實踐者」特質定義每位參展者與團隊,從而挑選出最終的參展計畫。

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8.	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太郎+馬丁.豪斯+鄭淑麗+全球網絡節點) 《菌絲網絡社會》
8. 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太郎+馬丁.豪斯+鄭淑麗+全球網絡節點) 《菌絲網絡社會》

2018台北雙年展透過豐富的參展名單,帶來一系列精彩作品與計畫。在「後自然」的命題與「生態系統」的觀點下,作品觸及議題包含人類與環境生態的關係如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的衝擊、自然環境議題如土地及空氣汙染、氣候及環境變遷議題如地景及氣候改變等,討論的範疇與你我的共同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不同議題在展場中展開對話,藉以讓美術館的展覽空間在議題討論的面向發揮積極功能,具體回應「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策展命題。

其中展出的精彩作品包括由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1975年出生於泰國)創作的《人類世》(2018年),作品由二十塊土丘層層疊疊組成,材料則取自臺灣各處受污染的土壤。阿努瓦特菲蒙藉著作品探討土地倫理與人類道德的課題,指出存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化學殘留累積在層層土壤裡,可能會繼續留存至千萬年,企盼人類可以以智慧回應,解決當前的問題、為長遠永續的未來努力。

范欽慧(1965年出生於臺灣)自七歲起用聲音記錄臺灣生態環境、致力發展土地之聽音美學﹐並於2013年推動「寂靜山徑」計畫,喚起更多人關注自然聲景保護的價值。於台北雙年展期間,范規劃了圓山徒步導聆,讓參與者循著前輩藝術家郭雪湖1928年的畫作《圓山附近》中的寫生路徑,穿梭於不同的聲景中,經由身體的移動與感知交流,打開耳朵與心,喚醒在喧囂環伺下被麻痺的感官,進而理解在此空間的細緻變遷。

薇薇安.蘇特(1949年出生於阿根廷)長期居住於瓜地馬拉西南部的高地。藝術家平時進行創作的空間並不侷限於室內或戶外,常是在作品完成後再藉風雨、昆蟲、泥土、植物等自然元素的力量輔助完成。蘇特對大自然的描繪,並非採繪畫式風景或闡述性的畫像,而是以豐沛的直觀情緒表現身邊環境給她的感受,因此深受四季更迭與各類劇變的影響。蘇特在台北雙年展展出的全新繪畫系列,是她造訪臺灣在拉拉山的茶園,以數天時間進行的創作,讓自己從瓜地馬拉的工作室環境抽離,把對臺灣風土人文的第一印象引入到作品裡。

菌絲網絡社會(MNS)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菌絲體是真菌細胞線狀網絡的總稱,負責分享和處理訊息,菌絲網絡社會為台北雙年展製作了一個大型菌絲網絡模型,展示其傳遞訊息的能力和與其他植物共生的行為。該裝置以真菌產生的棒麴黴素(Patulin)分子結構為原型,由十七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透明壓克力原子和特製的感應器、發射器、接收器所組成。這些電子設備偵測到活體菌絲原子內的物質變化後,透過無線電頻率傳輸訊息;訊息被空間化並轉化為可在裝置中體驗的聲音。

以開放討論的角度重新觀照自然與生態議題
亨利克.赫肯森 《顛倒的樹(映射)》
亨利克.赫肯森 《顛倒的樹(映射)》

設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入口大廳的是亨利克.赫肯森(1968年出生於瑞典)持續發展的作品《顛倒的樹(映射)》。一株在地樹木被倒掛、於地板上方停懸,被物化的樹成為一件雕塑;藝術家在此挪用了杜象將非藝術轉移到藝術空間的概念。樹枝在樹冠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這株單一的樹喻指所有樹種,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對它的剝削。策展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與藝術家赫肯森表示,《顛倒的樹(映射)》一方面實驗性地用一種轉化方式表現自然,另一方面也強化了體現任一樹木所處的環境。這種環境卻處在一種脆弱的狀態,在雙鏡子創造的無限空間中,諸如生與死、具體與抽象、組織與混亂等對立狀態,反而呈現一種相互連貫而非永不相容的特質。

2018台北雙年展以開放討論的角度重新觀照自然與生態議題,與美術館場域展開對話,共同尋索過程導向策展機制的可能。透過當代藝術進行思辨與實驗,各組參展者與團隊藉由多元形式的實踐與創作,探尋人類自身在當代可能的存在方式。

2018台北雙年展 展覽資訊
完整展覽資訊請見2018台北雙年展官方網頁: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18/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