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神匠鬼斧造容顏 臺灣木偶之父 許協榮

No. 252110/04/25

文╱曾俊豪(特展顧問)
圖╱台北偶戲館

神匠鬼斧造容顏 臺灣木偶之父 許協榮
神匠鬼斧造容顏 臺灣木偶之父 許協榮

1953年,新興閣掌中劇團鍾任壁開啟了金光戲時代的序幕,藉由舞臺設計、布景、燈光、中西合併的音樂呈現、戲偶雕刻創作等,這些由不同藝術領域的高手造就了金光戲的輝煌時代。其中,出生於彰化芬園大竹村的許協榮(1925-2002)正是這次劇場文化革命中的戲偶雕刻師,當時吳天來正為新興閣所排演的新戲《奇俠怪影》,由許協榮負責雕刻設計100顆偶頭。同時期的《大俠百草翁》、《斯文怪客不足生》等戲的主角,也陸續交由他設計雕刻。

當時,偶戲是在劇院演出,因而戲偶的造形與色彩表現,需要有別於傳統戲偶的造型、色彩及大小;螢光顏料的應用配合燈光的操作,造就了「金光」的效果。戲偶設計製作風格上根本的改變,自此正式開啟了臺灣木偶在地化的先聲,也影響至今屬於臺式偶頭的雕刻形式。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彰化巧成真的徐析森(1906-1989)被譽為「臺灣花園頭」,是以延續傳統閩南戲偶風格為主;而許協榮則開創了前所未見的新風格-光怪陸離的人物造型、巧思妙想的仙道人物,造就了無數戲劇中的靈魂人物,深深烙印在40、50年代人的心中。其雕刻技藝沒有師承,完全來自模仿與自我不斷虛心學習,終成一代大師,亦被後人稱之為「臺灣木偶之父」。

本次展覽,主要展出「許協榮雕刻社」的作品,從泉州傳統風格木偶到金光戲偶,共展出百餘件創作。除了臺灣本土第一代的戲偶雕刻師許協榮藝師作品之外,其子許金棒從少年時期便克紹箕裘,有著精湛的雕刻技藝,本次亦將展出許金棒的作品。本次展覽也將呈現金光偶的劇場效果,以及金光偶製作的工法秘技,讓觀眾能夠進一步了解金光偶的世界。此外,也特別商請新興閣掌中劇團鍾任樑老師、光興閣掌中劇團林宏憲老師分別提供40年代金光時期保存至今的「大俠百草翁」、「斯文怪客」等許多經典戲偶共同展出,讓觀眾能夠再次回味內臺時期的戲偶歲月,感受屬於臺灣本土的金光戲偶雕刻之美。

臺灣在歷經了明清中原文化的傳入,日本殖民地時期的皇民化運動,到民國時期的東、西方文化影響,臺灣不斷地改變、適應及轉化,現今擁有的是各式文明美學下的精華,迸發出新的文化與新的思維,偶戲也在不斷地改變發展中,產生新的樣貌。在許協榮的一生中,我們看到了原創的力量,這股力量可以引領著一個世代,持續影響著未來,創造出新的美術價值,這也正是文化資產值得反覆被欣賞與學習之處。

▍《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 許協榮》
展期︱2021/05/01(六)至2022/02/13(日)
地點︱台北偶戲館二樓特展區
(臺北市松山區市民大道五段99號2樓)
電話︱02-2528-9553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