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藝術不遠 就在耳邊── 用Podcast參與藝文生活│第一彈

No. 254110/06/23

文╱Miao(特約撰稿人)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3/3 Trio Design、找我劇場、阮劇團、Openbook閱讀誌、三個賣書人、行冊walkingbook

藝術不遠 就在耳邊── 用Podcast參與藝文生活│第一彈
藝術不遠 就在耳邊── 用Podcast參與藝文生活│第一彈

什麼是Podcast?

簡單地說是「數位聲音節目」;有人稱它為網路廣播、或是「聽的YouTube」。有些Podcast也不只有聲音呈現。有時會搭配錄製節目時的影像,製成「Video Podcast」,但資訊大多和錄音內容沒有什麼差別,端看使用者的選擇。Podcast和傳統廣播節目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資訊接收的自由性」──聽眾可以訂閱喜愛的節目,更可以挑主題、跳集數、隨時快轉或暫停──由於可以任意支配收聽模式,與需要死守時段或地域的廣播調頻有了極大的差異性。

「Podcast」一詞最早現於2004年,出自英國記者Ben Hammersley的專欄文章,據說,他是想借用iPod的概念,來描述新型態的網路廣播。起初在臺灣並未得到太多關注,但節目製作成本相對影音較低;吸引串流平臺如Spotify重金投入,加上收聽技術革新的推波助瀾,原本被影像節目迷戀得無可救藥的群眾,開始體會到這個可以「一心二用」、「平衡資訊焦慮」的新寵美好之處,許多媒體人開始轉向研究;2019年底Podcast開始進到人們討論的話題。到了2020年初疫情爆發,活動無法外揚只能內守的情形之下,促使臺灣Podcast原創節目同時大量開花。

私認為收聽Podcast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無法空出雙手時,一邊接收訊息;又或者有事無法一直盯著電視、電腦、手機螢幕時,例如做菜、醃製梅子酒、運動時,收聽Podcast就成了最方便的陪伴。依最近的觀察,Podcast還剛好變成育兒工具的一種:由於五月疫情升溫,為安撫無法到學校或安親班的孩子, 說故事類、知識學習類的Podcast節目播放次數大大上升,也讓Podcast收聽排行榜因而大洗牌!可見目前Podcast的熱門程度。

隨著Podcast的火紅,本篇想分享幾個趣味又不失專業的藝文類「趴ㄎㄟ」,不管是將艱澀的知識化作小百科、或是以隔壁鄰居般地親切口氣訪問藝術工作者,將產業甘苦談變成好玩的日常;若想在家輕鬆貼近藝文,歡迎打開任一平臺,用Podcast參與藝文生活。

朕玩開了寓教於樂類節目 《國立故宮博物院》
《Daily Juice》是由3/3 Trio Design建立的展覽分享平台。
《Daily Juice》是由3/3 Trio Design建立的展覽分享平台。

從故宮精品小編的梗圖連發、文創商品跨界玩得瘋,甚至加入動物森友會的素材之戰, 這樣的發展下來, 故宮怎麼會錯過Podcast這個大熱媒介?首季節目,故宮幕前幕後的經營團隊傾巢而出:器物、書畫類、數位項目、行銷部門,甚至故宮博物院院長專訪,由上而下張開雙手,展現歡迎「所有觀眾」的氣度。主持人及院長的訪問中,談到設立Podcast的初心,就是打破古典美術的進入門檻,讓博物館老大哥充滿距離感的形象翻轉。「教育」,是故宮作為博物館的精華要義,更是一種義不容辭,因而第二季節目就加入了補充專業術語的「故宮小百科」;像是將字典的註釋,用小巧的廣播劇演出,協助聽者以另一種方式吸收,不再生硬。故宮的積極創新,在Podcast中就能聽出野心。聽了故宮的Podcast,即使不到博物館,也能和歷史美學產生共鳴。

國立故宮博物院丨https://www.npm.gov.tw/Article.aspx?sNo=02011307

觀展營養補充類節目 《Daily Juice》
《藝術家的ESP》最新疫情線上錄音嘗試。
《藝術家的ESP》最新疫情線上錄音嘗試。

你知道展覽要怎麼「看」嗎?除了用眼睛之外,也可以讓策展專業出身的3/3TrioDesign,帶你一起透過Podcast提升看展的「軟實力」。不管是討論度百分百的「奈良美智展」、21-21美術館「聲音的建築展」,或是全臺館舍的常設展、獨立空間小賣店,「Daily Juice」都以神農氏嚐百草的精神為大家「身先試展」,並且忠實講評。他們藉著策展經驗分析動線、展品、數位體驗等,讓聽眾們也能試著以策展人的角度來看展。特別推薦小單元「Mega Juice」(觀展眉角),這個小單元把平時觀眾可能較少留意的部分,例如「觸摸展品」、「文宣DM設計」、「語音導覽」、「限量商品」等一一帶入討論,也細微地反映出策展人們的腦內小劇場。

Daily Juice丨https://player.soundon.fm/p/af3efe5f-d0b3-4f68-a53d-8a0e783fa51f

送給生活藝術家的感官類節目 《藝術家的ESP》
《藝術家的ESP》專訪中文超好的美國演員卜凱蒂。
《藝術家的ESP》專訪中文超好的美國演員卜凱蒂。

ESP據說來自於「espy」(望見、發現),又指一種「超感應能力」。這個Podcast主要由代號「卦山一號」與「肉桂犬」兩位劇場工作者進行對話,分享生活中各種靈感流動、能量運轉的神祕時刻。每集透過藝術家分享創作經驗和生活小故事,讓聽眾輕鬆接觸了藝術發生(觸電)的每個瞬間──從關心身邊的劇場夥伴開始、到表演作品、劇場空間、產業幕後,聊到旅行、感情、和自我對話的生活碎片等,內容愈滾愈大,卻也證實了藝術無所不在的特性。想知道藝術家都在過什麼日子?不妨一起ESP。

藝術家的ESP丨https://player.soundon.fm/p/f227f50f-038a-4fdc-b488-cf4f5b0820bc

最帥沒有之一的類戲劇談話節目 《這聲好啊!》

製作「這聲好啊!」的阮劇團,不但是臺灣表演藝術團隊開設Podcast的前鋒,而且他們還堅持全臺語發音。來自嘉義的他們,創作風格濃烈,最為人所知的特色是,戲劇作品也都是以臺語演出,因而在Podcast裡以臺語作為核心自然不令人意外;再者,也是在地囝仔的堅持,討論內容會以嘉義在地或是南部時事搭配。「這聲好啊!」首集開始就展現超凡情調:來賓從「林聰明沙鍋魚頭」第三代傳人到美秀集團等,大多受訪者都會被主持人MCJJ的海派隨和殺得措手不及,進而放下戒心真情流露。節目行雲流水,彷彿回到以前收聽地下電臺時的親切和自由,就像名稱「這聲好啊」,本意為臺語的「糟了,完蛋了」,但看文字卻有一種拍案叫絕的力道,這種幽默美感全都呈現在Podcast裡。阮劇團將每集節目都視為一次正式創作,用庶民頻率的表達方式,積極為臺語和藝術紮根。

這聲好啊!丨https://ourtheatre.firstory.io/

正統文青愛讀書的書蟲類節目 《Openbook 閱讀隨身聽》
《Openbook 閱讀隨身聽》訪問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
《Openbook 閱讀隨身聽》訪問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

作為臺灣最專業的書評媒體,Openbook也決定用Podcast讓愛書人打開耳朵。除了請資深媒體製作人邱顯忠坐陣,製作出沉穩又貼近真實的書業側寫,每集還邀訪作家、出版職人與藝文名人,透過作品層層剝繭,精實深入創作過程;邀請到不同出版社的總編交流,除了看到出版業如何隨著時代變遷而苦苦思量因應之道外,也將書籍出版業的現況與經驗透過聲音保存下來。如何讓美好的創作在時間科技更迭下仍能持續被看見,一直是Openbook關注的核心,不管是紙本書,或是其他與書相關之事,他們總是當仁不讓。Openbook以Podcast示範了愛書之人的用心良苦,閱讀從來都沒有消失,只是變成其他方式,歡迎一起透過Openbook交換情報,一起感受讀書的樂趣。

Openbook 閱讀隨身聽丨https://www.openbook.org.tw/podcast

最生活感的書業 / 書頁節目 《三個賣書人》
三個賣書人的形象圖,左起:店員、小馬、蕭P。
三個賣書人的形象圖,左起:店員、小馬、蕭P。

三個賣書人(蕭P、小馬和店員)曾同為書店同事,希望設立一個專門談論書店、出版的平臺,分享對書的所見所聞,於是有了「三書」的誕生。因為對書店運作瞭若指掌,比誰都能先點出書業的兩難:像是低薪、一人多工等。他們實際真誠的分享,但不會聽到消極抱怨,取而代之,是快樂地高歌一曲──沒錯,節目中有位愛唱歌的書店店員,負責「三書」的歡樂擔當。節目中也沒有制式的說書橋段,反而搭配著書訊和業界新聞,進行全面性吐槽。有時也邀請出版名人:編輯、作者等共同聊天,沒有過多艱澀評論,一起道出最笑鬧、真實的書市;乍聽之下,不太覺得他們有任何賣書的訴求──這就是身為書店店員最認真的小玩笑和堅持。自由做自己的三位賣書人,其實更應該被稱為「三個愛書人」!

三個賣書人丨https://player.soundon.fm/p/1df3af36-adfe-4220-9c77-6382ba1fca4d

日常的生活哲學類節目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與《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主持人李明璁、製作人劉志雄對談。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與《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主持人李明璁、製作人劉志雄對談。

偶爾會有不知道要聽什麼、或是特別一定要聽什麼的時候,此時,「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會是你最佳選擇;按下PLAY鍵後,恍然之間就可以感覺到聲音對了、氣氛對了,來賓也是無與倫比地契合。「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是由著名的藝文空間「行冊」主理人Ting & Hank主持,說是主持人,他們比較像熟練魔法的老朋友,藉著幽微的空氣和酒精,引領來賓說出他們的豐沛閱歷,以及人生中一個又一個隱藏的情感與記憶;不管什麼樣的性格和職業,碰上Ting & Hank,總可以緩緩地調出特屬於大人口味的苦甜時光。Ting曾在某次採訪中說「人一生走來的經驗造就一個人。」這也體現在「只能喝酒的圖書館」裡,他們與來賓時而聊書籍、聊藝文活動,但重點還是背後那些笑中帶淚的故事。「每個人,都是會走路的書」,聽了這個Podcast,相信你一定能深刻感受。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丨https://walkingbook.tw/zh/%E5%8F%AA%E8%83%BD%E5%96%9D%E9%85%92%E7%9A%84%E5%9C%96%E6%9B%B8%E9%A4%A8/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