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啟動歷史、演繹魔幻:《艾迪亞曾經在此》

No. 283112/11/25

文/汪俊彥 (劇評人、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照片提供/艾迪亞音樂股份有限公司、攝影/王弼正、張志偉

本期「快遞藝評」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針對近期臺灣藝術類藝文活動,提出專業評論,讓讀者看見台灣表演藝術多面向議與探索。

 

1973年的臺北忠孝東路,一間名為艾迪亞咖啡廳曾經在此。

2023年的忠孝東路四段,從復興到敦化這一段,仍是臺北各種交流、交換與交易活動最核心的地區之一;但在50年前,這一段仍是未開通泥濘荒地。在沒有人流的街道上,「艾迪亞Idea House」在1973年至1986年間,聚集了一群唱歌與聽歌的人。在當時,所有表演與場地都以國為名之時:國軍文藝中心、國立藝術館、國父紀念館等,艾迪亞或許可以看作是1970年代臺灣小劇場空間,舞台上表演者聽似唱著洋文,自由不羈的形象,實則意涵戰後美國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左派、挑戰資本秩序、種族主義與中產價值的精神,而臺下聽眾作為參與者,則坐著一批批透過音樂表演得到認識世界的機會,甚至進而以實踐加入改變的道路。艾迪亞(Idea)的表演版本,宛如更早的一百年前,在19世紀中後期發展出的現代戲劇,理想地(ideally)以寫實主義打頭陣,試圖透過各種反映現實的社會面,喚起臺下觀眾的行動。
 

123

攝影/王弼正

這一場《艾迪亞曾經在此》於城市舞臺登場,表面上怎麼看都像只是場重聚艾迪亞歌手的演唱會,然而對我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戲劇的角色絕不只是看似以戲劇安插片段的劇場演員們,真正的戲劇主角是當年的表演者上臺演自己,比任何劇場寫實主義更寫實地直接呈現出50年的時間所換來的具體物質與轉化,是白髮與皺紋也是歷練與透徹,更同時仍是當年艾迪亞的理想主義演出者。場上的每一首歌都對話與衝撞著當時一點不理想的世界,也不斷提問50年後2023的臺下臺灣:當年對自由的追尋與今天對自由的詮釋,是更接近還是更遙遠了?當年對世界的抱負與今日對世界的認識,是更相似了還是更侷限了?

123

攝影/王弼正

1973年的艾迪亞在臺北,卻不只是臺北。先別說荒僻的忠孝東路當時是不是算是臺北市區的版圖,它也不能以世界發展秩序下遙遠亞洲太平洋西岸的小城市來理解。在艾迪亞聽到的聲音是在冷戰戒嚴下一方面依賴美國,另一方面當權者卻又最不想聽到的美國之音。歌聲裡種種意象充滿了反戰、階級不平等、種族、城鄉的殘酷現實,以及追求正義、自由、種種跨越人為邊界的渴望與實踐。這些英文歌也不能只是英文歌來理解;雖然語言是英文,但就這些「音樂人-實踐者-理想主義者-大學生」幾種身份合體的脈絡下,英文不能僅以那些受高等教育的洋派知識份子才說的話來認識,英文除了是逃逸當時國家語言與其主導意識形態的限制,也是臺北連結當時全球任何不同意、不滿意世界走向戰爭與衝突的語言。當時英文歌的對立面不是國語歌,吳楚楚或楊祖珺演唱創作的國語民謠,也可以視為全球反戰的「英語/世界語」。

123

攝影/王弼正

《艾迪亞曾經在此》的導演賴聲川同時也是當年艾迪亞咖啡廳的駐唱者,依憑著他長期透過劇場「空間」處理「時間」的敏銳度,以一把艾迪亞遺失的吉他為故事線索,將其化成的角色作為演出伏筆,帶領一群當代臺灣年輕人進入歷史,但又出現/回到城市舞臺/艾迪亞的舞臺現場,2023全場的觀眾不僅聆聽了一場城市舞臺的演唱會,而是在賴聲川的時間劇場中,巧妙地回到1973的艾迪亞。或是說,賴聲川讓戲劇演員的穿針引線,一同帶觀眾走了一趟時空逆旅,親見了1973年的艾迪亞的現場樂手;也或者說,賴聲川轉身以當年樂手作為2023年的演員,盡全力將1973的時間拉動了50年,至2023。

123

攝影/張志偉

賴聲川總是能四兩撥千斤,演繹通俗的魔幻,啟動沉甸甸的歷史於劇場舞臺之上。在他手上,1973與2023成為彼此的複像,也讓我想起他的另一齣作品《千禧夜,我們說相聲》,藉由上、下半場的映照,從清末的北京到2000年的臺北,穿梭時空一百年。只是這一次,賴聲川用確確實實經歷50年光陰的艾迪亞演員,完成了這齣戲。


《艾迪亞曾經在此》
時間|10/07(六)19:30
地點|城市舞台 
主辦單位|艾迪亞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演出執行|表演工作坊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