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30108/06/25
文╱圖───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菸廠,台灣經濟史上最燦爛的明星,產值曾達二百億台幣,建設國家必須的財源很大部分出自松菸,出品過「長壽」、「新樂園」等香菸。然經時代變化,1999年遷廠後,歷經十三年荒廢與蒼涼,才轉型成為松山文創園區,於2011年開園,以文創活力重新讓這個曾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捲菸工廠場域再生。
就算菸廠遷移、不再生產香菸,屬於菸廠的風華與歷史,已為松山文創園區打下豐厚的底蘊;曾經被斷開而失落的菸廠歷史,倘若可尋覓串聯回來,那不就是最美好的事嗎?
松山菸廠啟用八十週年,此時,就是最好的關鍵時刻!從這個簡單的念想開始,園區啟動「松菸八十」特展規劃;錯過了八十週年,還有什麼機會回顧歷史?逐漸老去的菸廠老員工們也不好再等,於是翻查史料,一本又一本的紀錄逐一打開,一張又一張的老照片逐一翻查,歷史躲在哪裡呢?該用什麼樣的內容來呈現菸廠的故事?以及,如何尋找早已離散各地的老員工,讓他們述說對菸廠的情感,讓菸廠的記憶重現。
幾經討論,幾經修正,「松菸八十」特展,將從「廠」、「菸」以及「人」幾大面向探討這座菸廠的故事,讓觀眾一起參與解密松菸。
1937年始建的「松山菸廠」,1939年開始生產,見證日治時期台灣專賣制度的轉變與台灣煙草事業的蓬勃發展,更以先進的「工業村」概念,在近十九公頃廠區設置完整福利設施,落實對員工的生活照顧,最多曾有近二千人在此工作,員工把廠當作第二個家。1958年設置的中庭花園,中間的三層噴水池,完成後甚至成為景觀界的「教學場所」;1960年代的松山菸廠長什麼樣?本次特展從茫茫影海挖掘出,由夷光主演以松菸女工為主角的電影《良心與罪惡》,令人讚嘆的1960年代松菸場景,將在展場重現,歡迎大家來看電影。
本次「松菸八十」特展也將展出松山菸廠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建築原圖。2018年,園區幸運從其他單位的倉庫撈出近二百張全開大小的歷史建築圖原件,之後轉贈松山文創園區典藏,本次特展將首度公開,讓專業人士來好好研究菸廠的建築結構。
而松山菸廠出品過的香菸,種類高達三、四十種,最為國人熟知的「長壽」、「新樂園」、「總統」、「寶島」等,都出自松山菸廠。初由台北菸廠研發的紳士牌雪茄,其後由松山菸廠產製,是手工捲製的高級雪茄;本次特展將展出珍貴菸標,讓大家見到「香蕉」牌香菸、軟黃包「長壽」等台灣史上的代表香菸,同時展現女工手工捲製雪茄的場景。
本次特展亦特別借展早年松山菸廠廠區內使用的檜木穿衣鏡、檜木櫥櫃,更搭配從日治時期就存在的保險櫃,一起展現松菸豐厚歷史,同時以上百張來自各方募集的老照片,一一讓松菸舊時風景面世,包含原來作為蓄水使用的蓮花池,池中涼亭是員工最常合照的地方;來自國內外貴賓在工廠內參訪的照片、女工捲菸的工作流程、一本1954年的《松山菸廠概況》,通通首度曝光。
絕對精采,看展吧!即日起,你我一起來到現在的松山文創園區,走入菸廠八十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