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2019臺北文學季特展 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

No. 227108/03/25

文、圖/臺北文學季

2019臺北文學季特展 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
2019臺北文學季特展 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

聲音

你可曾善用你的耳朵,聽周圍的聲音。

雖然耳朵是一雙永遠被打開的器官,但我們時常充耳不聞(所以有「左耳進右耳出」的能耐)。或許是因為我們更習慣使用眼睛捕捉畫面,所以歸屬於人類的我們被稱為視覺性動物,耳朵就被推擠到邊緣的位置上了。

使用聽覺是一種「轉熟為生」的練習,在我們面對習以為常或習焉不察的日常狀態時,用耳朵代替眼睛,去除既定認知與感覺框架,以一種旁觀的、未知的態度,重新感受。這過程與文學家的創作相似,也與閱讀文學作品時候,觸發我們感動的時刻相似。

街道
耳朵帶路劇照
耳朵帶路劇照

街道

認識城市往往是從街道開始;或許,我們對整個臺北感到抽象,不知如何下手形容,但絕不會對臺北的某條街無法言說。每一條街,有其相異它的出身、發展,其中人文、地理環境相交而成的每一種街道文化,就是臺北的內在。臺北,也就是擁有這些細節,才讓人更加喜歡。

隨著作家的腳步在城市中行走,進行文學的地圖誌,領略每條街道的風采。也進入作家之眼,閱讀其如何與「街道」的對話,並以此對話為入口,進入作家內在世界觀的詮釋與演繹。

記憶
記憶
記憶

記憶

關於聲音的記憶如何?於聲音的書寫又如何?作家用狀聲詞、敘事句、聯想、隱喻,寫下記憶中無法忘懷的聲音,挑出生命中的聽覺經驗。

聲音是記錄時間的方式之一,記錄個人經驗也記錄城市經驗。以圓山動物園、中華商場、江山樓、北淡線、水圳五個主題,再現臺北消失不見的聲音,試圖經驗城市曾有過的時光。除了重現這些消失不見的聲音,更重要的是,思索消失了的聲音的意義。

音樂
陳珊妮
陳珊妮

音樂

音樂總能輕易營造氣氛,帶我們進入某種情境。用音樂說明我們的情感,說明我們對臺北城市的情懷。屬於城市的音樂緩緩響起,從前奏、主歌、副歌,還有朗朗上口的歌詞;那是個人記憶,也是集體記憶。

12位選歌人,選出心中代表臺北的歌曲,歌曲中有愉快的記憶、有鄉愁,也有遙想未來的夢。

2019臺北文學季特展「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以文學、聲音、記憶、書寫、音樂等關鍵字所交織的向度,在文本閱讀的體悟啟發、遊走街道的身體經驗、聲音採集的感官回應的過程中,以各種形式靠近文學。

展覽資訊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臺北市康定路173-27、29、31號,
廣州街129、131號)
時間│4/26(五)至5/19(日) 10:00-18:00 週一休館
詳情請上2019臺北文學季官網:
http://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9/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