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土地、空間敘事、對話和辯證:北美館的「雙城計畫」

No. 236108/12/25

文╱圖───陳朝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評人協會副主席)

雙城計畫
雙城計畫

人類的文化活動因著空間地理條件的不同孵育著歷史活動的張力,這些歷史活動的真實便形塑且累積著空間地方的敘事;而不同的人或群體因著認知和詮釋的差異,便依著個人或集體意識進行對空間地理的特質、地方敘事、行為結構形式的「再詮釋」、「解構」、甚至「再生產」不斷地進行再疏理。我們也看到當代藝術的創作愈來愈強調以「身體」、「身份」、「時間」、「場所」等作為主題 (Jean Robertson & Craig McDaniet2010),進行多元的對話及關係的辯證作為當代美學的「境象(mindscape) 」。

無論是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國正在進行大區域地理的「長江上下游公共藝術行動計劃」等皆在逐步強化在地空間、敘事、歷史再生產、公共性、參與性,試圖從這些實踐的過程、參與、對話、辯證的「道之動也」不斷進行「再認識」、「再解構」、和「再生產」。北美館利用臺北市於1999年與西澳大利亞首府伯斯市(City of Perth)締結友誼城市,今年適逢20週年,今年7月由臺北市文化局蔡宗雄局長代表市政府,赴澳與伯斯市府簽署文化藝術交流備忘錄,內容涵蓋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電影等領域,推展藝文專業合作,引領臺澳交流邁入新扉頁。臺北市立美術館與伯斯當代藝術中心(PICA, Perth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共同策辦的臺澳主題策展交流計畫為備忘錄簽署後首波文化交流活動。

本次策展主題為「小說:雙城計畫」,由北美館策展人簡正怡策展,透過藝術家作品中的主觀敘事建構虛實交錯的時空。展覽邀請13位/組來自臺澳的當代藝術家共同參與,從小說、偽歷史、軼聞、個人記憶等殊異角度展開對兩地的探索,檢視臺澳兩地文化當中,有原住民文化、南島語系、海洋文化、殖民歷史等相異卻又近似的文化元素,賦予文化對話的策展命題多重辯證的解讀脈絡。策展人引用了賴聲川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地理已變成歷史.歷史已經變成小說⋯⋯」,就如我開題所言,空間承載著人類活動、歷史、和地方敘事,積累了文化,開展了人、土地、敘事、歷史、和空間之間的對話和再生產。

「小說:雙城計畫」展出張紋瑄、劉致宏、邱承宏、高俊宏+林住持+心妙法師、王鼎曄、楊季涓共六位/組臺灣藝術家及團隊,帶來的創作圍繞與歷史、城市、記憶相關的敘事軸線,解構再現臺灣記憶中似曾相識、彷彿曾在你我身邊發生過的故事。七位/組來自西澳藝術家及團隊分別為丹.麥卡比(Dan McCabe)、伊娃.費南德茲(Eva Fernandez)、彭谷瑞(Gregory Pryor)、雅克布斯.卡波恩(Jacobus Capone)、歐加.席若尼( O l g a Cironis)、琵拉.瑪塔.杜邦(Pilar Mata Dupont)、西澳約克鎮努恩嘎族社區與藝術社群聯盟(York Noongar community with Community Arts Network)。展覽中來自西澳的藝術創作同樣關注歷史、記憶、土地連結。

雅克布斯.卡波恩 (Jacobus Capone) 的《雙重謎團》(同步五頻道高畫質錄像,26分,2018) 藉著須彌芥子的隱喻尋找人在時空中的記憶定位;另一件《心之石》(雙頻道高畫質錄像,26分,2017) 則以流動的水面及定著的人體安身呼應著定於湖心的小舟,並以之作為「心之石」的境象,非常美麗而深刻地掌握了錄像質感所傳遞的「接近而不靠近」的靜觀語境; 彭谷瑞的《清單

241002-140907,2002-2019》(金箔裱於複寫紙、文字以google翻譯後噴墨於國畫絲網)作足了拼貼的「當代性」,在符號和語意間流轉,甚是精彩令人驚艷;歐加.席若尼的《水下聆聽》(珠光相紙、金箔,2014) 也用了近似的手法。

這次展出有很多在媒材及新媒体有創造性的作法,比如劉致宏的《聲音地誌-北投》( 影像及聲景裝置, 2 0 1 9 ) , 重建了地方(place) 的「關係美學」,用另類的、非視覺經驗的身體記憶重建認同感(sense of belonging);他的另一件作品《短篇小說》(壓克力、墨、油彩、畫布,2010-2014) 也是透過地方敘事的記憶繪本重建地方認同;邱承宏的《時間的灰燼-小花蔓漫蘭》(混凝土、礦

物、檜木,65x105公分,7件,2017-2019) ,《時間的灰燼─北美花旗松》(混凝土、黑炭、礦物、檜木,60x60x5公分,5件,2017),在灰燼的倖存物間重塑「地景的記憶」,很是令入潛入「實虛空有」的相對語境和辯証中,又依稀有著既遙遠又真實的美麗;楊季涓的《九條線》(福杉桁木、金屬零件、橡膠、現成物,2018) 也是藉著地景的重塑及重組喚醒歷史空間的敘事和地方感。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