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瘂弦、米復國、姚立群、張乾琦 榮獲第27屆臺北文化獎

No. 281112/09/25

文/簡秀枝(典藏雜誌社社長)
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出爐,4位得獎者橫跨文學、文資、劇場與攝影界,體現了透過各文化與藝術領域的實踐,引領臺北多元文化風貌。由臺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資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紀實攝影詩人張乾琦脫穎而出,將於11月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表揚得主對文化藝術的無私貢獻。

1234

第 27 屆臺北文化獎得主:瘂弦。

喝采瘂弦  追憶那個人  那個大時代

 

            旅居溫哥華,現年91歲的瘂弦(王慶麟,1932-),生於河南並於少年時期來臺,畢生貢獻於文化,是傳播界、創作界、評論界的標竿人物。

           已故文學大師余光中曾把瘂弦文學生命內容依份量分為四塊:詩作、編輯、評論與劇藝。余光中說,瘂弦寫詩,是揚己之才;編報刊,是成人之美,不但鼓勵名家、發掘新秀,而且培植繼任後輩;評論則以研究新詩發展、為人作序為主;劇藝以從事廣播事業、主演《國父傳》聞名,海內外連演70場,寫下數十年紀錄,直到近期才被吳興國所打破。

       瘂弦寫詩,早早成名,但大半生只出版一本詩集。隱地曾說,臺灣若要選10位現代詩人,一定有瘂弦,若選5位,也會有他,甚至只選3位,都還是有他,他的唯一詩集,擲地有聲、力透紙背。

       瘂弦詩作集中於1953年到1965年,《瘂弦詩集》付梓,1967年後就未再發表任何詩作,瘂弦自嘲,他停止詩作理由是承認並安於生活即是詩,在他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下,停止寫詩逾半世紀,21世紀的此時此刻,「瘂弦風」依舊被傳誦。

       1960年代,瘂弦先後主編《幼獅文藝》、《聯合報》副刊,直到退休。在紙本媒體盛世中,他秉持本土化與現代化並進、民族化與全球化思維,墊高了臺灣文化視野,影響臺灣的文學發展。

       在國人尚未把眼光擴及到海外的年代,瘂弦選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卷》,兼顧海外華僑、華裔詩人等作品,收錄範圍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實、越南、香港及英國、美國,為「華人文壇」插旗,預示「世界華文文學一盤棋」的新時代思維。

       1980年代,瘂弦主辦「聯合報文學獎」,附設「中國大陸短篇小說獎」,獎勵海峽對岸長期不相往來的作家,他關注全球華文創作態勢,遙想當年社會狀態,更佩服他的獨到眼光與寬廣胸懷。

       在副刊媒體傳播上,勤於提携年輕有潛力或鼓勵因故停筆的創作者;關懷變遷中的社會現實,解構舊思維,塑造新情境;瘂弦邀集光復前臺灣作家再出發的 《寶刀集》,及溝通融合不同階層價值觀的「第三類接觸」專題設計等創舉,為副刊編輯樹立新的里程碑。

       瘂弦影響力遍及全世界,儼然是華文報業與副刊工作的「一代大編」,在海內外無數華文讀者心中,彰顯臺北成為「華文文壇重鎮」。瘂弦還有項特殊本領,就是嗅聞天才的氣味,靈敏且精準,包括三毛、蔣勳、席慕容、吳晟都是;準備出家的簡媜,也是瘂弦把她從佛門禁地拖回凡塵,繼續創作。瘂弦得獎,彰顯的是一個有血、有淚、有詩文、有使命感的偉大時代。

1234

第 27 屆臺北文化獎得主:米復國。

用健康作賭注 米復國是文資守護路上永遠的英雄

       文資審查以建物的價值為主,不考量都市開發,守護住歷史文化記憶,卻失了荷包,也賭上健康,生於高雄的米復國(1954-)義無反顧。

       米復國宵旰憂勞,2021年底,在臺北市文資審查會議上,忽冷忽熱,發抖搖晃,被緊急送醫,結果罹患胃癌三期。術後,在太太細心照顧下,他積極練氣功,加強食療,為的是重返文資守護戰場。因為,臺北的田調結果,歷史文物達1500棟,目前修復的只有1/10,讓他心急如焚。

       米復國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對臺灣公共住宅政策、歷史調查研究、低收入者、年長者等居住平權課題進行深度研究。他自1988年起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直到2020年退休,培養眾多文化資產研究人才,同時也投入臺北文資歷史調查考證,替市民與臺北市歷史文化搭建起溝通的橋樑。

       他不僅熟稔文資保存法與現代思維,也能從相關法規提出關鍵性文化平權概念,長年以來,更提供政府機關許多寳貴建議,以「文化資產保存重要推手,提升臺北文化歷史認同」,獲選2023年臺北市文化獎得主。

       文化資產保存過程耗時耗力,不易被一般民眾察覺,卻是奠定城市文化認同,與塑造歷史記憶的穩固基石。米復國長期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30多年如一日,具體貢獻包括:金門、澎湖聚落研究教育先行者;1990年代都市更新、社區總體營造行動者;澎湖西嶼二嵌聚落、新北三峽老街、臺北剝皮寮老街保存的倡議者;文化資產保存計劃實務參與者;全臺古蹟使用調查評估創始者;擔任全臺各縣市政府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其行其言,皆為年輕世代的後進學者豎立典範;臺北市大稻埕老街歷史風貌維護的背後推手。

       文資評論專家蕭文杰指出,米復國不只是臺北市文化獎得主,更是城市歷史發展守護者。他舉社子島文資會議中,擔任文資委員的米復國強調,文資審查要以建物價值為主,不考量都市開發,相關談話與觀點成為文資保存經典原則,影響深遠。蕭文杰推崇米復國是文資守護路上,永遠的英雄。

1234

27 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姚立群。

姚立群愛在小聚場  推巨石上山終不悔

       以小劇場的經營,為臺灣留下劇場實驗口碑與光亮,生於高雄的姚立群(1965-)有如推巨石上山;從劇場進行社會實踐、文化運動,提升臺北於國際藝術社群能見度,讓臺北呈現更多的人性、質感,與多元風采。

       姚立群自2008年接任「牯嶺街小劇場」館長至今,一路秉持小劇場前衛、實驗、跨界、多元精神,投入共融藝術、培育創作者,展現文化公共性。在姚立群的掌門下,「牯嶺街小劇場」提供臺北表演藝術工作者,一處得以容納各種前衛創作嘗試的展演場所,也成為國際表演藝術界具指標性的「亞洲實驗劇場的中心」。

       投注15年的心力,透過關注文化平權的各式策展,牯嶺街小劇場成為臺灣指標性表演藝術基地。同時銜接國際,開啟與世界對話的藝術之窗,並推動臺灣與各國的藝術交流。

       姚立群說,規模迷你的小劇場,最能落實理想的平臺,近40年來透過表演藝術空間營運、策展及創作展現臺灣多元文化樣貌。姚立群以劇場角度出發,展露出宏觀藝術關懷與視野,不僅提升臺北市在國際藝術社群的能見度,更成為臺北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

       除擔任小劇場館長,姚立群亦是傑出策展人,策展多年的「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及「暗中有戲工作坊」,就是臺灣最早引入並探討障礙者藝術文化平權議題的藝術節與平台。

       另外,他長期以製作國際藝術節與工作坊等方式,推動臺灣與亞洲、歐洲等地的表演藝術交流,例如,籌劃「臺灣國際行為藝術節(TIPAF )」、小劇場年度公演、各項培育計畫等,不但促成許多臺灣與國際文化交流,更打造牯嶺街小劇場成為表演藝術生態中,珍貴的共創實驗基地。

1234

27 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張乾琦。

張乾琦  賭命創作記錄影像

      生於臺中烏日的張乾琦(1961-),以紀錄影像為使命,經年出入險境,留下很個人的平面和流動影像紀錄,創作不輟,更被國際知名戰地攝影Philip Jones Griffiths譽為「帶著相機的詩人」。

       今年初,曾因攝護腺癌返台手術,療養復原後即重回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前線進行戰地記實與創作計劃。大病過後,更感受到在有限的生命裡,必須盡心盡力繼續拍攝和創作,不留遺憾。

       張乾琦自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退伍後,曾回系上當一年助教後赴美留學,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教育學系,靠著獎學金和兼任3份學校攝影工作,在兩年後取得教育碩士學位。畢業後,參加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新聞學院新聞攝影工作坊,拍攝東西文化衝突的亞裔故事,1990年獲選為美國年度大專院校傑出攝影家首獎。

       張乾琦以該系列作品作為敲門磚,先後進入《國家地理雜誌》實習,和在《西雅圖時報》以及《巴爾的摩太陽報》工作,不斷摸索嘗試紀實新聞報導的神髓。接下來10年,贏得世界各地十多項專業攝影比賽獎項及榮譽,其中包括曾獲多次美國年度新聞攝影獎和尤金史密斯人道攝影獎,1995年獲得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提名,2001年獲選為為終身會員,是該知名國際通訊社至今唯一的華人。

       作為紀實攝影創作者,張乾琦在戒嚴時期成長經驗,讓他長年專注地緣政治;童年赤貧生活體驗,讓他一直關注邊緣族群題材。為如實呈現社會弱勢一面,他搬進環境惡劣的紐約唐人街公寓,唐人街系列至今仍進行中。他也耗時6年,近廿次拍攝龍發堂精神病患收容所;近期5度深入烏俄戰爭紀錄戰場,展現高度創作使命。

       由張乾琦貼身拍攝紀實作品,包括《煉》、《脫北者》、《我願意》、《唐人街》、《囍》、《邦戈熱》等作品,流露細緻與穿透力及人性關懷。張乾琦也曾獲邀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兩次、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紐約國際攝影中心3年展。

       張乾琦應用攝影作為語言,在紀錄中創作;烏俄戰爭的議題,他持續盯著戰事發展,進出腳步不斷,計劃在戰後發表烏克蘭的錄像和聲音裝置。俄烏戰爭爆發後,張乾琦已5度前往烏克蘭戰場,他認為,作為臺灣人,有義務和責任記錄該場不仁不義的入侵,幾次在戰場最前線記錄影像,險象環生。

       2022年,張乾琦獲得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的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並以《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獲得菲利普.瓊斯.格里菲斯獎;該獎項自2016年創立以來,張乾琦是首位華人得主。

       臺北文化獎自1997年舉辦以來,歷屆表彰77名獲獎者。每位得獎者在文學、音樂、舞蹈、教育、劇場等領域,型塑了臺北深厚且璀璨的文化養分,讓臺北不只是政治、經濟龍頭,更是文化工作者的理想實踐之地。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