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31108/07/25
文╱圖───新北投車站
曾經代表新北投溫泉風華的日式老車站─新北投驛,因北淡線停駛而歷經拆遷、重組、選址等重重波折,最終在北投居民與臺北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於2017年4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並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離鄉數十載的老車站重回北投在地至今已滿2年,藉由來訪遊客的關愛以及北投在地豐富的人文生態底蘊累積,車站透過各式展示及活動與當地民眾、造訪旅人共同創造嶄新的生活記憶。
新北投車站在歷史上不可抹滅的,當屬過去身負鐵路運輸之責,無論是日本時期載運來到新北投泡湯的旅客,或是乘載當地民眾上班上課往來各地的通勤日常風景,自1916年啟用,歷經日本時期至民國70年代的興衰點滴,這些日子化作綿延數里的鐵道,讓人無不遙想當時藍皮通勤客車在淡水線上馳騁的風光情景。
為此,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以及臺灣鐵路管理局三方的奔波努力下,原本於臺鐵高雄機廠靜靜沉睡的一台35TP32850型三等普通客車,連同新北投車站二期工程(月台、鐵軌建置案)將於今年8月17日正式完工,讓往日之姿重現於新北投。台鐵35TP32850型三等普通客車,為1969年由日本引進的首批雙扇自動門通勤客車,與本身附有動力、常跑新北投支線、俗稱藍寶寶的DR柴油客車不同。35TP32850型客車需編掛在普通列車編組中,由機車頭帶動前進,通常是行駛於當年臺北-淡水間,但因新北投乘客通勤需求,每日有少數班車往返新北投與臺北車站間直通運行,服務上下班與通學的乘客,這款車廂便曾編掛於當中。這輛見證時代變遷的35TP32850型客車,原已瀕臨報廢邊緣,所幸經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機廠巧手精修後,已重現它往日的樣貌,民眾前來新北投車站時將可上車一睹其丰采。
為慶祝這難得可貴的懷舊記憶的重現,自8月17日起,新北投車站站內將有全新常設展覽《車站時光》,本次新檔常設展主軸將娓娓道來車站自興建拆除,以及重回在地的精彩故事外,更復刻了民國20年代以降車站民生日常中的懷舊記憶,如當時車站售票口牆面再現,以及站內的懷舊柑仔店。另外,在車廂內部也將有全新特展,藉由車廂空間作為一部分的展示場域,展出過往1980年代淡水線沿途的行旅風光及文化。
除了呈現兩檔全新展覽外,也將舉辦一系列的歡慶活動,包含精彩的樂團演出、在月台及車站周遭也將有趣味肢體互動、限量車站明信片彩繪與集章等活動響應,一路延續到8月24日至25日,車站首次與藝穗節合作,由東海大學社會系劇團,在站內帶來第一次的臺北首演《夢醒時分》,劇團將以嶄新的劇情作為基底,用更熟練的演技,更豐富的創意,迎接這次藝穗節的挑戰,完美詮釋非正規空間,新的議題、新的呈現方式,帶給大家更精彩的觀看體驗。新北投車站誠摯地邀請您在8月風光好時節,一同歡慶車廂與月台回歸的喜悅,創造鐵道文化記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