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打開—再打開」: 歷經千日閉館修復,牯嶺街小劇場重啟再出發!

No. 245109/09/25

文╱圖───身體氣象館

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

自2018年1月1日起,牯嶺街小劇場配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辦理「歷史建築-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前身)修復工程」,加強公共安全、改善無障礙環境並根治長年以來嚴重漏水、管線老舊等問題,因而進入了長達1000個日子的休館期。終於,劇場即將在今年回歸藝文大環境,營運團隊-身體氣象館於8月中旬推動「打開-再打開:2020重啟牯嶺街小劇場募資計畫」,除了延續創作基地對劇場人的「打開」,「再打開」也意味著將邀請一般民眾、在地文史組織走進小劇場的各個角落,聯結藝術與人文歷史,共同實踐文化公共性的精神。

於1905年坐落於臺北城南的日本官舍,戰後改建為臺北市警察局,1995年警局搬遷後,在當時藝文人士不懈奔走下,1998年牯嶺街小劇場從象徵治權的公家機關,轉變為揮灑創意的藝文劇場,先後由「小劇場聯盟」、「如果兒童劇團」經營,直到2005年由「身體氣象館」營運至今。在盈虧自負、無政府固定的補助款項支持下,始終以平易近人的租金、完善的技術協助展演活動策劃,並籌備大量實驗性自製節目,舉辦超過3600 場次的演出,在劇場的每個角落發生各種形式的藝術表演。同時,沒有針對個人/團體資格、議題、形式的審查制度,除了匯聚各界藝文工作者,也已是幾個世代表演藝術者入行的起點。

歷史建築雖於今年修復完工,但歷經漫長的休館,劇場內部軟、硬體設備配套、人事運作皆面臨挑戰,工程亦有新、舊介面待整合之處。2019年末至2020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也改變了大環境,進而衝擊藝文產業,在缺乏中、小型空間情況下,台灣小型/主流以外的團隊頓失發表的場域。因此,牯嶺街小劇場將於10月底以試營運的形式開放,讓劇場工作者、創作者與觀眾朋友們回來交流,重新點亮此創意中心,一起活絡藝文產業,並推展「再打開」計畫,透過以人文與歷史發展為核心的5大單元-尋歷史、觀地景、玩美學、探心房、戲生活,串聯跨時代的藝文工作者共同創作,讓一般民眾在欣賞表演藝術之餘還能逛劇場,從人文的角度認識它的變遷。

同時,也將逐步推出自製與合辦節目,自10月底開始將有黎煥雄導演帶領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位學程的《狂人教育》、台北藝穗節《即刻重演》、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2020年度論壇、馬維元《1:1》、EX!T 10第十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陳界仁—再現空白:奶.精儀式時期的泛實驗影像」等精彩節目,期待透過試營運的測試與回饋持續精進,讓歷史建物修復及其再利用功能可以逐漸雙向落實完備。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