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千層地下無言的吶喊,何能相忘?「掘光而行:洪瑞麟」

No. 262111/02/25

文╱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1

洪瑞麟,《準備上工》,1957,墨、淡彩、紙,38.5×54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1912-1996),其作品一直是臺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在他逝世後,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將當年移民美國時,由父親親自挑選100件精彩家藏作品為捐贈基礎,另加上各系列代表作共151件,於2020年捐贈北美館;這些鮮少曝光之作、罕見的留日素描,與重要的家人肖像等洪瑞麟一生的創作精華,回到藝術家思念的故鄉,由臺灣社會共享這份藝術遺產。

1

洪瑞麟,《帆船》,1930,水彩、紙,38.5×54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早在1987年,北美館即曾策劃「洪瑞麟的藝術世界─礦工與裸女」一展,此次在獲得家屬託囑家藏作品後,由藝術史學者暨策展人白雪蘭及館內助理研究員方美晶、高子衿共同策劃「掘光而行:洪瑞麟」展,除以捐贈作品為核心,更結合館外佳作,包括展露其早慧才華的大稻埕時期作品,以及創作中少見之完整描繪礦場情景的大型油畫作品等,皆將於此次展覽展出,當中多數作品已逾40年未出現於臺灣觀眾面前。

    洪瑞麟幼時曾入日人稻垣藤兵衛創立的稻江義塾接受啟蒙教育,其辦學理念秉承人道人權的精神,故而洪瑞麟甚早即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亦開啟對關懷農民、貧苦大眾的西洋畫家米勒、梵谷之關注。留日期間,接受不同藝術思潮的洗禮,受官展體系之外的新興美術運動,與獨立美術團體如春陽會的在野精神影響,紮根風土民情、勞動階級的謳歌;著名的《山形市集》呈現出洪瑞麟對於「天寒下蕭瑟的勞動者」感動之情懷,雪國之冬,藝術家描繪在冰天雪地中,山形當地農民艱辛維生的情景。

1

洪瑞麟,《礦工頌》,1966,油彩、木板裱畫布,60×91公分。私人收藏。

    回到臺灣後,為了擔負家計,也感謝倪蔣懷資助後期留日學費,受邀至其經營的瑞芳二坑,30餘年的工作生涯中,留下大量對於礦工的速寫,洪瑞麟以一副筆墨勾勒礦坑中最真實的人性光輝。每日天色未明,礦工進入地底深處,冒著生死一懸的危險換取生活維繫,儘管外邊日頭高照,坑道裡依然黑暗,唯一的光源則是礦工所戴的安全頭燈,一直要等到一日工作結束後,終能走向洞口看見真正的光亮;混雜著汗水與煤屑,藝術家以遒勁的筆觸速寫他的夥伴肢體勞動的美感,呈現「陽光照射不到」的生命尊嚴,建立其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

1

洪瑞麟,《蘭嶼》,1975,水彩、紙,31.3×40.7公分。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圖像由呂雲麟紀念美術館提供。

    洪瑞麟深刻體驗採礦工作的危險辛勞,因此他曾提到:「這一切都強迫我必須用最簡潔的筆觸,將他們駝了的背、長久勞動而畸形的關節,整個身體因用勁而誇張的線條,真實的速寫下來。」30多年的礦場觀察,作品傳達出洪瑞麟對於血汗交織的礦工之由衷敬佩,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亦為臺灣1940年至1970年代的礦業黃金歲月,留下珍貴的紀錄篇章。

    除了礦工之外,原住民也是洪瑞麟創作中獨特的人物題材。早在1936年他便曾至屏東探訪排灣族人;1964年環島旅行,曾到蘭嶼接觸雅美族(現稱為達悟族)藝術;1970年代亦曾幾次與畫友重訪蘭嶼、東海岸原住民部落旅遊寫生。原住民的藝術源於真實的生活,洪瑞麟所描寫的雅美族人粗獷健壯,他們在海上與自然環境博鬥,與礦工在地底將生命作賭注,相同堅毅勇敢。

1

洪瑞麟,《朝日》,1982,水彩、紙,44.5×59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長年處在不見天日的地底,使洪瑞麟特別嚮往燦爛的陽光。晚年洪瑞麟與長子洪鈞雄定居美國加州海邊小鎮,如願與終年明媚的陽光為伍,離開黝暗地底後的天光雲影,成為藝術家人生最後階段的創作主題。本展透過洪瑞麟的眼與筆,結合文獻、影音紀錄及專書出版,延續洪瑞麟對土地的情感,以及礦業歷史等大時代脈絡,進而交織出臺灣現代化進程的時代縮影。

▍掘光而行:洪瑞麟

日期|3/19(六)-7/31(日),週一休館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二樓2A、2B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