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牯嶺街小劇場「重啟城中之心」 系列活動

No. 249110/01/25

文─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重啟城中之心」 系列活動
牯嶺街小劇場「重啟城中之心」 系列活動

自2018年閉館,進行歷史建築整修的牯嶺街小劇場,終於於2020年10月底重新開館營運!為慶賀小劇場跨越時代的建物歷史,以及它從軍警機構轉變成劇場的文化內涵,營運單位-身體氣象館將在重新整裝出發、別具意義的此時,推出「重啟城中之心」計畫,期待在2020-2021年間,透過新一波的展演創作單元與歷史空間相互對話,打開一個全新的生活交流場域,進而支持表演藝術工作者探索更具挑戰性的視野,為重新開放的小劇場增添新能量!

重啟城中之心系列活動,將包含5項策畫單元:【秘境深探:看不見的牯嶺街小劇場】、【解碼雲端:看見牯嶺街街區的變遷】、【小心房書櫃:微型文學私對談】、【小孩很可以: 兒童手作實驗劇場工作坊】、【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深耕計畫-暗中有戲+生之重力工作坊】。讓民眾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牯嶺街小劇場這樣一個文化地標所承載的歷史人文意涵。

單元一【秘境深探:看不見的牯嶺街小劇場】

記憶拼圖+空間探索

數名與牯嶺街小劇場有過創作關係的工作者,在此建築中的空間一隅,以真實事件的記憶為起點,發想屬於他和牯嶺街小劇場產生關係與連結的嶄新作品──由一個聲音檔案與一個實體物件組成,透過手機APP的介面,作為貼近感官卻又如同空間中隱而不見的引路者,為踏訪的人來場實驗性的「導聆」。

單元二【解碼雲端:看見牯嶺街街區的變遷】

地理檔案+研究講演

歷史航拍研究者-黃湯姆、公共運輸系統規劃師-季秉宏,將透過不同專業的切角,帶領我們重看城市──具體而言,是牯嶺街小劇場周遭的改變,共同經歷一場穿越歷史煙雲,透視地景的特殊體驗。

單元三【小心房書櫃:微型文學私對談】 人文閱讀+靈感對談

重新開放的牯嶺街小劇場,將有一處不定期開放的新空間,稱為「小心房」!雖是藏在一個相對隱密的區域,卻位於整棟建物的中心位置!它將帶動相當遼闊的視野──它要聚眾來探觸生活與靈感的脈動,透過閱讀與分享,談談不好談的或已然遺忘的話題,四場專題,談寵物、時代精神、植物與情色,一起去認識比遙遠還要遙遠的地方!

單元四【小孩很可以:兒童手作實驗劇場工作坊】
暗中有戲工作坊+生之重力工作方示意圖_林育全攝
暗中有戲工作坊+生之重力工作方示意圖_林育全攝

創作團隊-囝仔人將與小朋友一起探索黑盒子劇場,從多元創作形式切入,運用光與空間、孔洞與縫隙、道具與動線,層層思考技術如何導致「表演」的發生,一同發展獨特的劇場美學。

單元五【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深耕計畫-暗中有戲+生之重力工作坊】

針對明人與盲人混和訓練,設計兼具主題導引與表演方法的暗中有戲;和從理解與尋找不同的身體核心,發展肢體障礙者與其他身體狀態者創意合作的生之重力,透過工作坊鬆動障礙者與健全者的認識與想像,共同探索具社會化意涵的劇場表現。

透過這些單元,意圖使牯嶺街小劇場的回歸,不僅是重新打開表演藝術工作者重要的孵化基地,亦是將牯嶺街小劇場視為一個文化載體,讓民眾參與其透過不斷爬梳自身人文歷史、環境變遷、創作靈感與美學發展對話的過程,持續實踐、推廣、深化這樣的路徑,傳遞臺灣表演藝術的新象與想像。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