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到北投梅庭過年 飽覽和洋式溫泉宅的彩磁藝術與北投記憶

No. 285113/01/25

文、圖/北投梅庭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在微冷乍暖時刻,到北投走春是個不錯的旅行計畫,除了有自然景觀外,大多人會聯想到煙霧繚繞的溫泉畫面,許多在地街區、日式老宅還有豐富的人文故事也從這珍貴的地熱資源開始發生。

北投梅庭約建於1930年代末期,現為「品北投」樂活宜居的藝文教育推廣空間,外門柱上留有于右任先生所提之「梅庭」,過往為馮中煊先生的私人故居,經調查馮中煊先生字梅庭,別號梅庭散人,馮家人在此宅中居住達一甲子。 

梅庭座落於北投溪谷,主體融合日式木架構、現代化鋼筋混凝土,屋內曾設有溫泉浴池,外有蓊鬱庭院與已停止開採的唭哩岸石圍牆,因應當時戰爭時代,有座防空避難室,深具地域性及時代性。在百年北投公園內,介於許多觀光熱點之間,是途中很適合的休憩點,在庭院欣賞綠意感受愜意,在室內感受曾經的生活痕跡,及同屬建築主體的迴廊體會四季變幻的治癒氛圍。
 

123

《街事美術館》以北投梅庭為展場,讓臺北街頭巷尾「皆是」美術館。

以北投梅庭為展場,街市美術館讓臺北街頭巷尾「皆是」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街事美術館》計畫以藝術視角記錄臺北街頭巷尾的大小故事,透過典藏作品賞析、在地回憶採集、社區共創,重探生活區域主體及在地認同與人文特色風貌。今年前往北投與梅庭合作展出,邀請北投彩磁藝師王正雄、當代藝術家倪瑞宏、陳依純與在地居民共同創作,透過社區回憶採集、彩繪、居民故事書寫與AI繪圖,將北投記憶具像化;搭配展出美術館典藏之鄉原古統《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全套原寸數位微噴,邀請你我探索北投的風華。

彩磁藝師王正雄、藝術家倪瑞宏、陳依純、在地居民共創
在日式和洋溫泉宅以彩磁、AI技術重現北投生活記憶

123

藝術家倪瑞宏與北投彩磁藝師王正雄與在地居民共創的《梅庭裡的北投-噴水池》壁畫。

走進梅庭,映入眼簾的是一組那卡西迎賓樂手彩繪磁磚門扇屏風,北投自清代就有窯業發展,後因法令停止開採高嶺土,促生了廟宇彩磁產業發展,至今我們仍能在北投廟宇壁面,看見許多以前溫泉旅館的敬獻落款以及精采的神話故事。由當代藝術家倪瑞宏、彩磁藝師王正雄與社區居民共同創作的《梅庭裡的北投-噴水池與那卡西樂隊》,透過北投公園踏查、靜物風景手繪、磁磚釉上彩絹印與轉印等技法,將梅庭週遭風景再現於梅庭的溫泉浴室中,邀請觀者一起探索這幢充滿神秘故事的溫泉宅;當代藝術家陳依純則邀請在地長者共同分享、寫下自身的北投生活故事,並親自錄音口述,再透過關鍵字萃選及AI圖像生成,將信件內容轉譯成一幅幅動人的浮世繪卷,《私密信件小史》藉由智能與情感的錯位交逢呈現地方生命故事,生產既親暱又保有適當距離的在地告白。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1920年代臺北名勝的浮世風情小冊

123

北投藝師王政雄指導當代藝術家倪瑞宏創作的那卡西迎賓少女彩瓷拉門

本次特別展出的《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全套原寸數位微噴,出自畫家「鄉原古統」,是本精緻的冊頁小品,畫家以畫筆記錄下當時臺北十二處名勝景點,包括北投溫泉,透過浮世繪的風格細膩呈現日本時代的摩登台北,欣賞之餘得以窺探各區域今昔人文生活與自然地景,感受不同時代的風土氛圍。

123

藝術家林依純與社區居民共創的《私密信件小史》AI繪圖長卷與《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

不僅是遊逛參觀 也能在梅庭「品北投」

「街事美術館」展期至3月17日,在迎接春季時刻,梅庭也將以《春走春》為題辦理系列迎春活動,農曆年前夕開辦精緻典雅的手工紅包袋工作坊、藝術家倪瑞宏與王正雄帶領的彩磁藝術講座,讓倪瑞宏以彩磁學徒與當代藝術家的身分拆解她眼裡的臺灣彩磁,以及規劃走訪一趟北投廟宇彩磁,聽王正雄娓娓道來彩磁的精彩年代與所畫的神話故事。

123

左上/志工向民眾導覽《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

左下/《私密信件小史》民眾在梅庭閣樓進行錄下親筆寫的信件。

右/手作窗花紅包袋-梅庭八角窗為發想。

《街事美術館》
展期|即日起至3/17(日)

北投梅庭:春走春系列活動

《手作窗花紅包袋》
  日期|01/28(日)

《彩磁的學徒筆記》
  日期|02/03(六)

《彩磁裡的神話故事》
  日期|03/09(六)

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
活動詳情請上官網與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https://www.beitouplumgarden.taipei/index.aspx
https://www.facebook.com/BeitouPlumGard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