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94113/10/25
文/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李春生特展新芳春展《春風滿堂》海報。
李春生是臺灣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清朝時即大力參與公共事務,對臺北大稻埕商埠的開拓與創建極有貢獻,日治時對於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力亦很可觀。斯人對於生命的感悟、哲學的思辨、基督教教義的闡揚等,著書立說,被認為是台灣早期思想家。
文化資產的保存,旨在凝聚共同記憶,啟發共鳴。當我們從19世紀淡水河岸的古照片觀察臺北風貌,沿岸有十多座洋樓,其中部分為1870年間由李春生家族起造,應該是臺灣民間自建最早的一批洋樓,反映19世紀及20世紀交替之際臺灣社會文化的縮影。當時中西文化透過通商貿易及宗教交流,臺灣出現傳統漢式合院與二層式拱廊洋樓並存的大宅第。許多前輩畫家,如倪蔣懷、陳植棋、陳澄波等,都有大稻埕洋樓為題之市景繪畫,成為我們想像大稻埕建築景觀的資產。可惜歷經二戰破壞,戰後政府沿用日治都市計畫將沿河岸碼頭邊的洋樓幾乎拆光,加上近年都市更新,現今環河北路與歸綏街口一帶尋無李春生洋樓蹤影。
大稻埕碼頭李春生洋樓分布示意圖/李乾朗繪。
李春生系列特展,是策展團隊追尋李春生足跡的具體呈現,主要籌劃者李福然為李春生曾孫,策展人為燕樓故事館總監吳淑英,建築研究為李乾朗教授。展覽內容涵蓋「鷺江與稻江」、「經世與致用」、「信仰與哲思」、「貢獻與影響」四大單元,自2022年啟動,已辦「慈善為懷」、「肇建稻江」、「榮神益人」三檔展覽,每檔內容均因應展場與李春生之關聯性而增新,展覽特色在於前所未見的史料或老照片與考證復原手繪圖交叉呈現。
2024年適逢李春生逝世100週年,於古蹟新芳春行開展,本次特展聚焦於福爾摩沙烏龍的崛起,首次展出李乾朗手繪飛剪快速茶船圖、李春生安葬大龍峒營盤之原圖等共二十餘幅掛軸與相關史料,從李春生的「臺灣茶業之父」、「仕紳實業家」、「仁心基督徒」、「臺灣思想先驅」等面向呈現其身影。同時展出茶箱與茶標、考證復原的李春生洋樓建築圖與「李春生洋樓群建築模型」,全面再現大稻埕茶葉貿易及李春生洋樓群風華。
春風滿堂—李春生逝世100週年紀念特展
時間│10/11(五)-114/02/09(日)
10:00-18:00(最後入場17:30)
地點│新芳春茶行2樓(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 309號)
電話│02-7756-3910
新芳春茶行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inhongch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