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文化快遞商標

Menu

歷史專題

一個存在於不在場的真實: 塩田千春之「顫動的靈魂」

No. 254110/06/23

文╱陳朝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評人協會副主席)

一個存在於不在場的真實: 塩田千春之「顫動的靈魂」
一個存在於不在場的真實: 塩田千春之「顫動的靈魂」

塩田千春,1972年生,成長於大阪府岸和田市。曾就讀京都精華大學美術學院主修油畫,並在雕塑系擔任村岡三郎(1928-2013)的助手,曾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前往坎培拉澳洲國立大學的藝術學院,並開始投入創作裝置與行為藝術。於1996年進入德國漢堡美術大學,在布倫瑞克藝術大學師從行為藝術先驅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又進入柏林藝術大學接受瑞貝卡.霍恩的指導。

此次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塩田千春自1993至2021年止,以柏林為據點、活躍於世界舞台迄今舉辦規模最大的個展。此次展品共計一百多件,從90年代的早期創作直到近期的作品,除了大型裝置之外,也包括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以及舞台設計相關圖稿等,全面性介紹她橫跨25年的藝術生涯。

副標題「顫動的靈魂」精確地點出創作者對生命經驗無可言喻的內心震撼,和對生命旅程狀態的「莫可名狀」,還有她希冀傳達這份洶湧感受的渴望。其中,由紅線或黑線交纏而成、鋪天蓋地貫穿整個空間的大型裝置,可以說是塩田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千絲萬縷勾勒出無法計數的線條,不僅暗指各式各樣的事物與錯綜複雜的連結,同時也召喚著我們思索「存在的奧義」。這些作品的底蘊,來自藝術家始終關注的「生與死」、「意義」、靈魂宇宙(The Cosmos of Soul)、靈魂的輪廓(The Shape of the Soul)、靈魂的顏色(What Color Is Your Soul?)等,以及一個最根本的提問:生命究竟要追求什麼?要去向何處?

「存在的奧義」中的「存在(Being)」起源於印歐語系,在古印度吠檀多哲學和古希臘前蘇格拉底哲學就已經使用這個概念,來作為形而上學的討論及對關於「現實(reality)」及「存有(existence)」的辯証,也是「客觀性」和「主觀性」的對話,一直到近代的哲學家如胡塞爾、海德格、沙特等也圍繞著語詞Esse(拉丁語)、Etre(法語)、Sein(德語)、Being(英語)等之語境,在哲學、心理學、本質論、認識論上作辯証。而在當代藝術的領域中,塩田千春的作品,無論是裝置、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以及舞台設計等,均以「不在場的存在」意圖喚醒參與者突破感知、知覺、及認知/意義上的存在。這些「看不見的存在」從衣服/皮膚的的記憶、廢棄豆殼的重置,如作品《一條線》(1994,表演、裝置、豆、紙本、膠;2019數位輸出,49x70.5cm)、《靜默中》(2002/2021,燒焦鋼琴、燒焦椅、Alcantara 黑線,尺寸依空間而定)中尋找看不見卻存在著的真實和意義。

顧世勇說草間彌生的作品是「身體的(感知的perception)」、塩田千春的作品是「大腦的(知覺的cognition)」。然而,肉身(感官的)和智性並不截然對立,具象的肉身不在,換了能震撼知覺和意義性的「他者」迴盪出形而上的「狀態」去激發「看不見的存在」及「不在場的真實」。如同海德格的「所在(Dasein)」所揭示的「存有(Being)」,如同我們感受「幸福感、家、愛」等,並非來自肉身的、形式具象的感官,而是來自知覺和意義性生產「所在」的狀態。

塩田千春的作品《不確定的旅程》(2016/2021,金屬框、紅毛線,尺寸依空間而定),線的張力彼此糾纏、交織、斷裂、拆解。它們總是映照出藝術家內心世界的一角,同時彷彿也在表達人與人之間糾葛的關係狀態,以及一個存在於未知旅程後段暫時不在場的真實。《內與外》(2008/2021,舊木製窗,尺寸依空間而定),塩田在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後的現在,面對這個仍然持續不斷蛻變中的城市所呈現不同的面貌,她試著從被丟棄在柏林建築工地上窗戶的現成物中,凝視著「看不見卻存在著」東西德分開28年的歷史,這些擁有相同國籍、語言的柏林居民,存在著何種歷史和生活的記憶?以及對這樣的轉變抱著什麼樣的認知?這個門窗的介面又暗示著什麼生命經驗的意義呢?

作品《集聚──找尋目的地》(2014/2021,行李箱、馬達、紅繩,尺寸依空間而定),塩田以現成物去反射人們生命中意欲前往的所在,漂泊得越遠,深刻凝望自身的境地就越深,看著堆起如小山的行李箱,浮現的卻是它們背後人們所經歷獨特的生活軌跡和記憶。遠離家園尋找他方?尋得了「存在的奧義」嗎?自2003年起,塩田千春陸續為九部歌劇和戲劇表演擔任舞台設計。她的創作中,「不在場的存在」是她長期探討的主題。對她而言,歌者、舞者、演員們所「存在」的舞台空間是真實的、也是虛擬的,舞台呈現的與美術館是截然不同的語境框架,在塩田擔任美術設計的劇場作品中,可以看出舞台上「看不見的真實。如「伊底帕斯王」舞台設計(2009,烏費爾海貝爾,柏林;展場數位輸出36.4 x 55cm)及「松風」舞台設計(2011,皇家鑄幣局劇院,布魯塞爾,比利時;展場數位輸出72.8x103 cm)。

回頂部